守护人心温暖的品质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守护人心温暖的品质论文.doc

  守护人心温暖的品质论文 .. 关键词:爱 宽容 悲悯 叙事伦理 语调 摘 要:在当代文坛,当更多的人在寻找爱的途中陷入复杂纷乱并最终走向肉欲化与私密化,当更多的人将现实的关怀给予了暴露存在的限度及荒凉的时候,蒋韵《心爱的树》却展示了一份久违的朴素之爱,一种纯净的宽容、原宥与悲悯,并在叙事话语层面对这些温暖品质进行了呵护,从而显示出独特的叙事伦理内涵。 书写永恒的超越之爱本是文学亘古不变的主题,然而..,在当代文坛,以残缺取代圆融,以情爱取代爱情,甚至对情爱本身进行解构与去魅化书写,已日渐成为一种有影响力的书写模式并进而影响着我们的阅读习性,说不清从何时开始,我们已悄然将诗意、古典、浪漫、精神抛置脑后,而习惯于在作品复杂纷乱的情感网络中寻找欲望、身体、物质,并以为这样就是在寻找爱,却不知爱早已弃我们而去。正因如此,蒋韵《心爱的树》(《北京文学》,2006年第5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朴素之爱。虽然这里没有欲望交织的压抑与身体歇斯底里的呼喊,也没有复杂跌宕的情节和强化戏剧效果的悲情渲染,但依然给人带去了心灵的震颤与感动,因为它展示了真正的爱的诗意与精神,展示了人性的宽容、原宥与悲悯,并通过叙事对这些人性善良纯粹的品质进行了守护。在当代,当更多的作家努力在作品中暴露或批判人性的限度与展示生存的荒凉的时候,蒋韵对于人性这些温暖品质的呵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有些孤独,却带给作品和人心以亮色,而这种向善的写作伦理也使她的作品具有了纯净的叙事品格与高贵的精神质量。我想也许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体现,使得《心爱的树》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的评选中以全票当选。 《心爱的树》开篇是一个19世纪的异域故事。在19世纪末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欧洲人高更找到了他的塔希提新娘,可是两年后他离开了她。于是这个忧伤的新娘一遍遍唱着忧伤的歌,寻找那个坐在他心爱的树下乘凉的男人。这是一个关于失去、寻找和等待爱情的故事,可看作《心爱的树》的序言,这种设置在蒋韵的小说中是常有的,但这个遥远的故事并不是为了告诉那位塔希堤新娘的忧伤,也不是要以这种忧伤为整个小说设定叙事基调,与其说作者是要让我们在这故事的忧伤中体会姑娘柔韧持久的爱,不如说是要让我们体会她的宽容,她之所以可以抗拒时间对人心的磨蚀痴心寻找与等待她的爱人,是因为在心里早已原谅了他对她的离弃,如果没有这份宽容,只怕在她的等待中将藏有恨的种子,而当爱转向了恨,爱还是纯粹的爱本身吗?一份真爱、一份宽容,小说中的故事就在这种调子中展开了。 故事的开篇很简单甚至有些俗套,20世纪30年代,16岁的女学生梅巧,为了能够继续读书而不惜给长她20岁的教书先生“大先生”填房,虽然婚后育有四子,但梅巧热爱的依然是“外面的世界”,终于,在遇到“大先生”的弟子席方平后与之相爱,并几经思虑抛夫别子与心爱之人私奔。这样的开始很有些二三十年代女性小说的味道:一个拥有梦想的女学生,一桩不般配、不平等也不幸福的婚姻,于是有了婚外之恋、逃婚私奔,和心爱的人——完全是那个时代的故事,甚至连人物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也无不具有那个时代的气质:“梳着齐耳的短发,白衣,青裙,站在葡萄架下。”①然而随着叙述的展开,就不再是那个时代的女性小说模式化了的套路了:深受爱妻与爱徒双重背叛的重创与耻辱的“大先生”被从乡下来的,和“从前的那女人,反着来”②,并“把这个家,这个宅院,用悉心悉意的日子,填成了实心”③的大萍感动并与之结合;八年以后,梅巧的女儿凌香千里寻母发现了母亲窘迫的生活现状:“两个心高万丈生死相随的有为青年最终落在了生活艰辛的窘境之中”④,并不是所有的浪漫出逃都会有浪漫结局,更多时候,不过是在这世上又多了一对贫贱夫妻,“这就是他们的故事,以传奇开始,却没有一个传奇的结局”⑤。女儿最终原谅了母亲。而在饥荒年代,梅席二人因有了“大先生”和大萍的帮助才渡过了难关。而在“大先生”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终于和梅巧相见一面,原来“大先生”还是爱着梅巧,而梅巧也感知着“大先生”的挂念。岁月沧桑,人事变迁,恩怨、遗憾都消散在风里,唯有爱的温暖依旧在心中。 于是《心爱的树》终究不是那个年代的女性小说,作者并没有给予梅巧以子君式的毁灭以此来展示女性的柔情与感伤,也没有让她陷入“娜拉出走”后的绝境以此表现女性在追求人生价值与自我理想时的迷失与代价,而只不过是让她归于了平凡,虽然她当初因为爱这外面的世界也曾抗拒过这平凡,但当她不得不因时代囿限而落入平凡时,她是没有抱怨的,这倒不是因为认命,而是因为梅巧的人生还是完整的,甚至,还是幸福的,因为在席方平的枕边,放着梅巧亲手绣的“风生水起、惊心动魄、针针见血”⑥的牙荷包,那是对心爱的人“白头偕老”的郑重承诺。因此在颠沛流离蜗居陋室后,在她所热爱的外面的世界破碎成片之后,梅巧依然还拥有完整的爱情,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