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光催化系统综述.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催化系统综述

光催化系统综述 光催化系统就是光触媒在外界光的作用下发生催化作用,光触媒在光照条 件下(可以是不同波长的光照)所起到的催化作用的化学反应[1] 。从1972 年,Fujishima 在半导体TiO2 电极上发现了水的光催化分解作用,从而开辟了半 导体光催化这一新的领域[2] 。1977 年,Yokota 发现光照条件下,二氧化钛对 丙烯环氧化具有光催化活性,拓宽了光催化应用范围,为有机物氧化反应提供 了一条新思路[3] 。此后光催化技术在能源制氢、二氧化碳还原、污染物降解 等方面迅速发展起来,光催化制氢在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光催化原理简介 当光子能量高于半导体吸收阈值的光照射半导体时,半导体的价带电子发生 带间跃迁, 即从价带跃迁到导带,从而产生光生电子(e-)和空穴(h+)。此时吸附在纳 米颗粒表面的溶解氧俘获电子形成超氧负离子,而空穴将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氢 氧根离子和水氧化成氢氧自由基[4] 。 光催化系统简介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人类的可持 续发展。寻找清洁、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1972 年, 日本Fujishima A 和Honda K 首次报道了TiO2 光催化分解水产生H2 这一现象 后,揭示了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制氢的可能性,开辟了将太阳能转换为氢能的研 究道路。随后,科学家们不断研究具有高催化性的催化剂及研究体系,并取得 了重大进展。光催化系统作为研究的必备仪器,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RTK 光催化系统国内首家突破传统体系,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实现常温常压条件 下研究环境,采用独特的RTK GMC 专利技术,无需GC,直接对光催化过程中 的产气量(氢气或氧气)或产气速率进行计量。同时,突破了传统装置由于自 身设计所导致的低量程瓶颈,可以实现较高量程产气量(产气速率)的实时、 在线监测,适用于各种不同产率的催化剂体系评价。光催化系统可以应用于常 温常压光催化制氢、常温常压光催化制氧、常温常压二氧化碳还原以及光催化 降解等领域。 光催化系统特点 1、非真空:实现常温常压条件下光解水制氢; 2、简单不漏气:配套装置少,易操作,易维护。无真空玻璃管道,无复杂 安装。无阀门,不漏气; 3、重复性好:直接计量产气量(产气速率),避免了传统装置因气体循环 不畅所导致的测量误差,实验重复性更好; 4 、高量程:测量产率可高达800 mmol/g/h,适合各种产率催化剂体系的 研究; 5、自动测量:RTK GMC 专利技术,实时自动记录测量数据,无需GC,无 标定误差; 6、无需计算:避免了传统装置产氢量的计算误差,直接测量产氢体积(或 质量、产氢速率),无需计算; 7、模拟工业环境:非真空环境更加接近真实的工业环境,可以探索工业条 件下的光解水制氢; 8、多通道:可根据客户的科研需求,个性化定制多通道装置,有利于做平 行实验。 光催化系统技术参数 1、工作环境:常温常压; 2、测量技术:GMC 专利技术; 3、测量精度:0.0350 mL ; 4 、测量量程:0-800 mmol/g/h ; 5、尺寸大小:1000px(L)*875px(W)*750px(H)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