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

诗经两首 《氓》 写于公元前7世纪以前,那正是我国由奴隶社会 《采薇》历代注者关于它写作年代的说法不一。但据 相关语文知识—《诗经》 1.地位和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2.关于《诗经》体裁 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其作品分类的主要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山西、陕西、河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即土 《雅》是宫廷乐歌,共105篇。“雅”即正声雅乐,即贵族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大雅 《颂》是宗庙用于祭祀的乐歌和舞歌,分“周颂3 1篇、“鲁4篇、“商颂”5篇,共40篇。本是祭祀时颂神或颂祖先的4篇,全是颂美活着的鲁僖公,商颂中也有阿谀 《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兴”三种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对后世诗歌创“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一般多出于《颂》和《大 “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同诗歌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如《周南·桃夭》是一首嫁女诗,以“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起兴,使人从桃花盛开联想到新娘的美貌。又如《邶风·燕燕》是一首送别诗,以“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起兴,使人从燕子飞时羽毛的参差不齐联想到送别时的依恋之情。 比兴手法的运用,能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 微课突破《氓》诗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善良、热情、坚强的劳动妇女。她是热情、活泼的女性,没有过高的物质要求,和“氓”自 人物 ①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特点;②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指出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如分析本文女主人公形象,可先概括出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善良、热情、坚强;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 离骚 背景介绍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引刘安《离骚传》说:又离骚》,盖自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的政治现实紧 相关语文知识—楚辞体 楚辞体是战国中晚期产生于南方长江流域楚地,由楚国楚辞体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 楚辞体的特点是结构宏伟、想象丰富,富有抒情成分和《楚辞》和《离骚》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是战国时期兴起于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 《楚辞》。 “风骚’’一词,泛指文学,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 知识链接 骚体诗 骚体诗源于战国时楚国,由屈原创立,是一种运用楚地的 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 微课突破 解答“矛盾类”问题 本文第一段先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第二段接着却 不矛盾,第一段写的是诗人因正道直行、不同流合污,因而遭到小人诬陷、倾轧,君主是非不分,疏远了 前后内容是否矛盾分析法: 回答这类题,先要回答前后内容是否矛盾,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矛盾或不矛盾的原因。答题的关键点 答题模式:前后两处内容不矛盾,第一处……第二处……因此并不矛盾。 “楚辞”及《楚辞》 “楚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由于“楚o 《楚辞》:中国第二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在艺术上 技法攻略 意象题解题妙招 1.寻象取意,辨析意象特征在古典诗歌中,诗(词)人的情感通过意象传达出来并营 2.了解传统意象含义借之理解诗歌。 掌握各种意象的含义,并将其迁移到具体的诗歌意象中。3.串 将诗歌中的意象,特别是有感情色彩的意象串联起来,捕 ●答题模板● 第一步:分析诗歌意象(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及特点。 第二步:分析艺术效果。 第三步:分析包含的诗人的感情。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其写作时”等清规戒律。“天下无不是之父母”正是焦、刘悲剧的直接原因。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的忠贞不贰,与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之一,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文学常识】 乐府及乐府诗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 相关语文知识—乐府诗 人汉以来,先秦的雅乐日趋没落,从民间和西域传来的 汉代的乐府诗合乐可歌。魏晋以后,许多文人曾大力模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并被分 1.郊庙歌辞:祭祀用的歌辞。 2.燕射歌辞:朝廷享宴用的歌辞。 3.鼓吹曲辞:军乐的歌辞。 4.横吹曲辞:军乐的歌辞。 5.相和歌辞:从各地采来的俗乐,歌辞也多是“街陌谣 6.清商曲辞:东晋南朝时期流行的清商新声歌辞。 7.舞曲歌辞:分雅舞和杂舞两类。 8.琴曲歌辞:配合琴曲的歌辞。 9.杂曲歌辞:上述诸曲以外的,或被乐府所采撷而后世 10.近代曲辞:隋唐时代的杂曲歌辞。 11.杂歌谣辞:历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