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八讲:李贽和金圣叹
第八讲童心真性: 李贽和金圣叹 的文学评点 王学狂飙 从朱学到王学 程朱理学——王阳明心学 从王艮到李贽 王艮——王襞——李贽 李贽语录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答邓石阳》)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答耿中丞》) 且孔子未尝教人之学孔子也。使孔子而教人以学孔子,何以颜渊问仁,而曰“为仁由己”,而不由人也欤哉。何以曰:“古之学者为己”,又曰“君子求诸己”也欤哉?(《答耿中丞》) “离经叛道”的李贽 2、李贽的思想: 李贽的代表作: 李贽的主要作品有:《 焚书》、《续焚书》、《藏书》和《续藏书》等。 《焚书》是因为李贽意识到自己的文章不合于世,可能要遭受焚毁的命运;《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李贽认为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只能藏之后世。 李贽的“童心”说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什么是“童心”呢?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他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源泉,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认为《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是“天下之至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岂非以假人言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 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记》,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 按:此段论述推翻了两个标准,一是越古越好的“复古标准”,二是征圣宗经的“儒家经典标准”。究其实,李贽的“童心说”与“反复古”都是为小说“张目”,目的是提高小说的地位。为此,他不惜向“尊体”的文学传统开炮。 李贽在《忠义水浒传序》里对《水浒传》作了专门的评论。当时正统文人排斥通俗文学,李贽首先把《水浒传》放在与正统诗文相同的地位,说它是“发愤之所作也”,这就把它与《史记》排在相同的地位了。他还肯定《水浒传》描写的人物都是“忠义之士”,其事迹也都是爱国爱君的忠义之举,从创作动机的严肃性和创作内容的正义性两方面,李贽都对它作了充分的肯定。这在当时是离经叛道的言论,体现了他反礼教、反传统的一贯观点。 第三回:[本回总批]李和尚曰:描写鲁智深,千古若活,真是传神写照妙手。(《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 第二十四回:[本回总评]李生曰:说淫妇便像个淫妇,说烈汉便像个烈汉,说呆子便像个呆子,说马泊六便像个马泊六,说小猴子便像个小猴子。……何物文人有此肺腑,有此手眼!若令天地间无此等文字,天地亦寂寞了!(《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 第五十三回:试看种种摹写处,那一事不趣?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既是趣了,何必实有是事并实有是人?(《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 《水浒传》者,发愤之所作也。……施罗二公身在元心在宋,虽生元日,实愤宋事。(《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 第三回:[本回总批]且《水浒传》文字妙绝千古,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如鲁智深、李逵、武松、阮小七、石秀、呼延灼、刘唐等众人,都是性急的。渠形容刻画来各有派头,各有光景,各有家数,各有身份,一毫不差,半些不混,读去自有分辨,不必见其姓名,一睹事实,就知某人某人也。(《容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回评》) 李贽的童心说是与明七子的复古摹拟诗论观相对立的,并且成为稍后的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另外,他对《水浒传》的高度评价对后来金圣叹等人肯定《水浒传》的观点也有很大影响。 金圣叹生平及著述 金圣叹的谐趣一生 科举试《孟子》语“如此则动心否乎?”圣叹作答曰:“深山老林之中有黄金万两,白露蒹葭之间有美女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 再试“孟子将朝王”,圣叹不作答而仅在试卷四角各写一“吁”字。 临刑遗书“示与大儿看”,书曰:“腌菜和黄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传,死无憾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