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个体生态学-2
广温植物:杨、松、栎、桦等 狭低温植物:低等植物 狭高温植物:椰子、胡椒、橡胶、香蕉、菠萝、龙眼等 为什么在温室栽培管理上,在夜间或阴雨天气时应适当降温? 弱光条件下光合作用受光强限制,提高温度无明显的效果,甚至促进呼吸而减少有机物积累。所以,在温室栽培管理上,应在夜间或阴雨天气时适当降温。 Organisms must cope with temperature extremes. ***What is the general rule displayed here? Q10定律温度系数: 动物的新陈代谢速度,随温度上升而加快,这种温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称做温度系数。 也可用于果蔬贮藏中,环境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0℃,果蔬RI值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必须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温度与生物发育:温度与生物发育最普遍的规律是有效积温 有效积温法则及其意义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而且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因此可用公式: N*T=K 表示 考虑到生物开始发育的温度,又可写成: N ( T-C )=K 其中,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是发育起点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K是总积温(常数)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 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年总积温/某物种有效积温 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大于物种的有效积温 预测害虫来年的发生程历 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预报农时:根据气象资料,估计收割期,制定栽培措施。 哈尔滨(水稻,玉米)VS伦敦(土豆,小麦,甜菜):年均温3.5和>6, >10有效积温,多500. 低温对生物的影响: 冷害(chilling injury) :温度在冰点以上,但低于喜温生物对温度的耐受下限而使生物受害或死亡。它可能是通过破坏了膜结构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罗非鱼等在14℃ (7-12℃)左右时就死亡,是由于代谢失调而进入冷昏迷,而终致死亡。 2.4.1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1) 2.4 温度与生物的关系 冻害(freeze injury):冰点以下低温使生物体内形成冰晶,冰结晶使原生质破裂损坏胞内和胞间的微细结构;溶剂水结冰,电解质浓度改变,引起细胞渗透压变化,导致蛋白质变性;脱水使蛋白质沉淀;代谢失调。 动物耐受冻结和超冷: 耐受冻结(freezing tolerance):少数动物能够耐受一定程度的身体冻结,而避免低温伤害,如摇蚊幼虫在-25℃下可经受多次冻结而保存生命。 超冷现象(supercooling):动物(昆虫)体液温度下降到冰点以下而不结冰的现象。 这是由于体内积聚了一些抗冰冻的溶质,降低了体液的冰点,冰晶不能形成。如小叶蜂越冬时体内分泌的甘油可使它们度过-25至-30℃的环境;南极硬骨鱼血液中的糖蛋白致使它们能生活在-1.8℃的水温中 。 2.4.1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3) How do blood and tissues of Antarcticfish keep from freezing? anti-freeze system: dissolved glycerol甘油 + glycoproteins糖蛋白 interfere with ice formation and lower freezing point below O?C. super-cooling: glycoproteins coat particles;prevent ice crystals fromforming around ‘seed’ 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高温可能导致动植物的蛋白质凝固变形,酶失活或者代谢的组分不平衡(R>P,饥饿)。高温导致有机体脱水,使动物失去了降温的能力,导致酶失活,造成缺氧、神经系统麻痹等;使植物大量失水,破坏水分平衡,高温下的失水率能够成为致死因子。 N合成受阻,导致NH3中毒。 2.4.1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2) 低温: 植物: 形态结构适应:芽和叶片受到油脂类物质保护、表面有蜡粉和密毛、植株矮小,常呈匍匐状、垫状或莲花状,厚皮 。 生理适应:细胞内物质含量变化(糖类、脂肪),减少细胞中水分,增加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以降低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2.4.3 生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1) 动物低温适应 形态:贝格曼规律、阿仑规律、毛、皮结构、脂肪层 生理:基础代谢和非颤抖性产热(褐色脂肪),身体异温,水生哺乳动物的乳汁构成、热交换器等 行为:迁徙、冬眠、冬睡、滞育、集群、活动位置 贝格曼规律 (Bergmann’s rule) 内容:高纬度的恒温动物比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