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第三次作文训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第三次作文训练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chuangxin/cx_index.html 第*页 一轮总复习· 配套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获取详细资料请浏览:/chuangxin/cx_index.html 第*页 序列化写作学案 第3课时 明眸善睐巧传神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高考优秀作文段落欣赏 感 动 因为感动,人生的光辉与色彩才被我们领略;因为感动,生命的律动与力量才会给予我们希望;因为感动,万事万物深层的美好才会被我们碰触、被我们欣赏。那么,带着感动出发吧,用感动充实出一个辉煌的人生。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巩固审题立意六方法; 2.掌握高考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重点难点] 掌握常考高考材料作文的拟题技巧。 要想高考作文拟题具备准确、简明、醒目、新颖等特点,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同和首肯,则必须掌握拟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新知学习 一、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 一个好的标题应该揭示作文中心,直言事理,突出论点。这类题目往往是对写作内容的高度概括,总领全文,切合题意。这种拟题方法,明白易懂,能够揭示作文材料中心,不仅能为考生写作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同时也向阅卷老师点明自己作文的主题,使阅卷老师快速准确评分。 如高考作文题目《发展需要扬长避短》、《多做善事,给人温暖》、《有人欺骗,不能成为我们拒绝行善的理由》等题目,都准确地揭示了材料中心,直言事理,切合题意,受到阅卷老师的欢迎。 【训练1】 (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时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立哪些立意? (2)请思考本题的最佳立意,然后拟写两个能揭示材料中心、直言事理的题目。 答案  (1)①黑白照片虽易老化,但情感不老 ②数码技术虽快捷,但情感易稀释 ③数码技术是把双刃剑 ④科技影响生活 (2)①数码时代,珍存点滴 ②莫让科技稀释了人文情杯 二、巧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 标题应该讲究语言的锤炼,拟题要形象生动,醒目新颖,引人注意。恰当的运用对比、比喻、反问、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题目新鲜活泼,言简旨远,美不胜收,自然能够取得较好的评阅效果。 比如《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阳光》、《风雨过后有阳光》、《创新让他们走出沼泽地》,这些题目灵动地运用比喻显示出材料的内涵。 运用反问修辞手法拟题,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如:《安能随意弃诚信?》、《人怎能没有善心?》这些反问有力地表达了材料所蕴含的主题。 运用拟人手法拟题,如《绿叶对根的诉说》、《在大地温暖的怀抱里》等。这些题目形象地体现材料的主旨。 【训练2】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1)野生动物的角度 :“反对依赖”“保持本性”的角度立意。 自然保护区的角度:“理智的爱”“更长远的保护”的角度立意。 游客的角度: “要以正确的方式爱”。 另外,自然保护区是在制定规则,游人是在破坏规则,考生还可从“规则”的角度立意。 (2)自己觅食乃立身之本 寻找自立的天空 三、化用诗词名句,典雅含蓄 好的标题应该优雅,有文化品位。拟题时,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化用诗词名句,也能使题目生辉。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歌赋熠熠生辉,众多寓意深刻的名言警句给人启示和智慧。这些名言警句本身就具有凝练含蓄的特点,显得温韵典雅,言简意赅,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诚信,直叫人生死相许》《90后,欲语泪先流》,化用名句入题,不仅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文化气息,还能体现考生的较好文学素养和较高的语言运用能力。 【训练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