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耐火材料
第十二章 耐火材料 12.1 耐火材料的定义及组成 12.2 耐火材料的分类 12.3 耐火材料的结构 12.4 耐火材料的物理性能 12.5 耐火材料的生产工艺 12.6 新型耐火材料 12.1.1 耐火材料的定义 耐火材料一般是指耐火度在1580℃以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包括天然矿石及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经过一定的工艺制成的各种产品。具有一定的高温力学性能、良好的体积稳定性,是各种高温设备必需的材料。 耐火材料在无荷重时抵抗高温作用的稳定性,即在高温无荷重条件下不熔融软化的性能称为耐火度,它表示耐火材料的基本性能。 耐火材料由于长期使用于各种不同加热条件的高温设备,因此,必须具有以下主要性能: 1、高的耐火度。 2、良好的荷重软化温度。 3、具有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 4、好的热震稳定性。 5、良好的抗蚀性。 此外,要求耐火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有一定的透气性、导热性、导电性和硬度等,同时要求外形和尺寸准确。 12.1.2 耐火材料的组成 1、化学组成 为了抵抗高温作用,必须选择高熔点化合物。应用较多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Ⅲ-Ⅵ主族的硼、碳、氮、氧的化合物,其中以氧化物居多。 主成分——耐火材料中构成耐火基体的成分,它的性质和数量决定制品的性质。主成分可以是氧化物,也可以是元素或某元素与另一元素的化合物。 副成分——分为杂质成分和添加成分。前者是无意或不得己带入的有害成分;后者是为了提高制品某方面性能而有意添加的成分。 2、矿物组成 耐火材料矿物相可分为结晶相和玻璃相两类,又可分为主晶相和基质。 主晶相是构成耐火材料的主体,一般来说,主晶相是熔点较高的晶体,其性质、数量及结合状态决定制品性质。基质又称结合相,是填充在主晶相之间的结晶矿物和玻璃相。 2、矿物组成 常见的耐火材料,多按主晶相和基质的矿物成分分为两类,一类是晶相和玻璃相共存的多成分材料制品,其基质可以是玻璃相,也可以是晶体和玻璃体二相的混合物;另一类为仅含晶相的多成分制品,其基质为细微的结晶体,制品靠这种微小结晶体来实现主晶相之间的粘接。 12.2 耐火材料的分类 耐火材料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用途复杂,生产工艺也各具特点,因而其分类方法也很多。 1 、按耐火材料的耐火度分类 (1)普通耐火材料(1580-1770℃); (2)高级耐火材料(1770-2000℃) (3)特级耐火材料(2000-3000℃); (4)超级耐火材料(大于3000℃)。 2、依据形状及尺寸的不同 耐火材料的发展 12.3 耐火材料的结构 12.3.1 耐火材料的微观结构 鉴定耐火材料的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的方法 (1)显微镜法: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折射率法、薄片法和反射光岩相法。 (2)X射线分析法。 (3)电子显微镜法。 (4)差热分析和脱水曲线。 12.3.2 耐火材料的宏观结构 1、气孔率和透气度 显气孔率Pa(开口气孔率) m1、m2、m3分别为干燥试样的质量、水饱和试样的表观质量、水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 透气度——表示气体通过耐火制品难易程度的特性值。 K-试样的透气度,mm2;η-试验温度下气体动力粘度,Pa·S;h-试样高度,mm;d-试样直径,mm;Q-气体的体积流量,l/min;△p-试样两端气体的压差,mmH2O, △p= p1-p2 ;p1-气体进入试样端的绝对压力,mmH2O;p2-气体逸出试样端的绝对压力,mmH2O。 2、结构的各向异性 耐火制品结构的各向异性,主要在挤压成型时产生,同时还取决于配料颗粒的不等量性。在自由装料时,粉料颗粒定向地分布在垂直于重力方向宽而平坦的平面上,成型压力又增加了这种定向性。因此,垂直于成型压力方向上气孔的延伸性不断增长。在成型压力条件下,还产生接触强度的各向异性。由气孔所导致的结构强度和接触强度的各向异性,造成了耐火制品其它一些性能如透气性、导热性、热膨胀性等的各向异性。当制品在长期使用的条件下,气孔会逐渐球化,这时其各向异性的显著性可以被减弱。 3、耐火制品的结构类型 杜利涅夫将耐火制品的结构类型描述成以下三种类型: (1)带有封闭夹杂物的结构。 (2)具有相互渗透组分的结构。 (3)分散(不粘在一起)的颗粒状材料的结构。 4.高温下耐火材料结构的变化 (1)带层状结构 单侧加热时,由于发生烧结、热毛细现象和扩散现象,与腐蚀体之间的反应,以及某些情况下发生多晶型现象,就会形成带层结构。带层状结构由工作层、过渡层和微变层组成,工作层中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均发生变化,过渡层只是结构发生变化,而微变层中一般保持原有成分和结构。 4.高温下耐火材料结构的变化 (2)气孔的合并及迁移 对于大多数耐火材料而言,在使用过程中,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六章扩散原理.ppt
- 第六章气压传动基础 第一节气压传动概述 一、气压传动的组成及工作 ....DOC
- 第六章遮盖性干扰.PDF
- 第六章磁电式传感器任务一霍尔传感器的认识与应用阶段一霍尔 ....PDF
- 第六章金半接触.PDF
- 第六次课课件(汪凯巍班).PDF
- 第六章载运与破坏.PPT
- 第十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doc-商洛学院.doc
- 第六部分 - 青岛惠能软控.PDF
- 第十一章控制性降压药 - 药理学教研室.PPT
- 第十二章城市物流.PPT
- 第十五届国际辐射加工年会介绍-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doc
- 第十六章量子力学基础 §16-1波函数及其统计诠释 一、经典物理学中的 ....DOC
- 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申报书 - 文理基础学院.DOC
- 第十四章传感器的标定与校准.doc
- 第十二讲异质结FET——HIGFET,HEMT HIGFET——未沟道掺杂 ....PDF
- 第十章晶体结构10.1 晶体的特征.PDF
- 第四届中国(浙江)廉政故事大赛获奖作品-江南文艺网.doc
- 第十五讲青藏高原对东亚季风和天气过程的影响 - 温度.PPT
- 第四章 物质的跨膜运动与信号传递 膜泡运输---大分子、颗粒物质 方式 ....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