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x2-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x2-14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概要

传统民居 福建土楼 天圆地方的四合院体现中国建筑的什么特点? 中国建筑文化体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封闭性 上海法租界的老房子 西方建筑文化以外向和开放著称 上海早期洋房 里弄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 旧中国的城市居住环境 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小区 安居工程: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入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三、习俗   材料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①适应整个世界潮流;②便于操作机器和从事武事;③有利于卫生和节省时间;④免去外人的嘲弄 康有为主张断发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 ……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又岂能在清廷的子孙中断送这一祖制。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 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老老少少争先恐后剪掉辫子,一日有20余万人,中山县纷纷成立剪辫会,一直深入到农村小城镇,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 ——刘志琴《服饰变迁》 男子留辫 剪辫易服 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下令剪去辫子。 清兵入关,强令男子剃发蓄辫,辫子成了民族压迫的标志,被外人贻笑为“豚尾”、“半边和尚”。成为外国人侮辱中国人的口头语。 迫令放足 封建的旧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女人们裹小脚最为突出。几代女子不惜伤筋动骨,也要裹成残疾的“三寸金莲”。 女子裹足 小知识:根据考古和史料记载,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将必须“裹脚”作为法令。 “裹脚”是封建的民间世俗传统。 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请求朝廷下令“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辛亥革命以后,政府更是禁止裹脚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 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 图二:时髦的高跟鞋 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主要是受西方民主平等 思想的影响,这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 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称谓上用“先生”、“同志”取代 “老爷”、“大人” 婚姻风俗 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B、一夫多妻、指腹为婚、童养媳 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 一夫多妻制 见证浪漫时刻 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 五四前 清末传统婚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 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穿婚纱在教堂举行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玲 婚姻法 第一条 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 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第三条 结婚须男女双方本人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北京市郊区农民在《婚姻法》颁布后举行新式婚礼 一对新人在滇池边的防汛大堤上给红嘴鸥投食 现代人的婚礼越来越追求简约、文明和个性 街头自行车婚礼 休闲娱乐多样化。 度假村 郊区游 出境游 人教版历史必修② 第十四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衣、食、住)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一、衣 长袍马褂是清朝男子常穿的服饰。马褂是穿在长袍外面的短褂子,长度只到腰际,本来是北方人在骑马时穿的。 满族妇女一般都穿长度到脚的宽长袍,外面再罩一件像背心的坎肩。 清代官服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 服饰有何感触? 早期西装(穿西装的蔡元培) 西装革履 探究:西装何时传入我国?为何流行? 西装的传入: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初流行 流行的原因: 从穿的角度:适体、潇洒 从社会转型:是民国成立后剪

文档评论(0)

66631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