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兰奇文化”及其旅游价值.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塔兰奇文化”及其旅游价值

2014年 6月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Jun.2014 第 33卷 第 2期 JournalofYili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 Vo1.33No.2 “塔兰奇文化”及其旅游价值 尼加提 ·苏皮 (伊犁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新疆 伊 宁 835000) 摘 要:重点介绍伊犁 “塔兰奇文化”的内涵、历史背景、现状及其与伊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之 问的关系,提 出加强伊犁 “塔 兰奇文化”的保护工作 ,发挥 “塔 兰奇文化”在伊犁民俗文化旅游事业发 展 中的积极作用等建议。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塔兰奇文化 ;伊犁民俗文化旅游 ;建议 中图分类号 :K89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o09— 1076(2014)02一o057—03 伊犁河流域土地肥沃 ,草场葱绿 ,水 资源丰富 , 尔族人民。在近代 ,伊犁维吾尔人 同汉族 、满族 、回 曾经是古代塞人 、乌孙 、吐火罗和匈奴等许多游牧 民 族 、蒙古族 、锡伯族 、俄罗斯族和哈萨克族等 民族人 族的重要活动场所 。十世纪著名的语言学家麻赫默 民共 同生活 。他们在农业方面表现 出了高超 的技艺, 德 ·喀什噶里在他 的名著 《突厥语大辞典》中有这样 利用这方面的长处 .他们为开发与繁荣伊犁河流域 一 首与伊犁有关 的诗词 :“Kemiichreoldurup,Ila 广阔土地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伊犁维吾尔 suvin kechtimiz.Uyghurtababashlanip,Minglaq elin 人被称作 “塔兰奇 ”的原因也与他们长期从事农耕 , achtimiz.”(我们在船里坐 ,从伊犁水渡过。朝着回鹘 在农耕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关 。 人 的方 向,破 了明拉克国-【1(P23o-23”。) “塔兰奇”原本是古突厥语词 ,意为 “耕地人 ”3【1 (嗍 ) 专指十七世纪末至十八世纪初 ,蒙古族准噶尔 这就表明一千多年前在伊犁河流域居住过 回鹘 , 人 (Uyghur,古代维吾尔人 ),并建立 “明拉 克”古城 部从新疆南部强迫迁徙至伊犁垦 田的维吾尔族农 (现伊宁市周 围)。从 《突厥语大辞典》里有关 “ila”一 民。清朝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 ,为了进一步发展伊 词和当时在伊犁居住 的突厥部落有关 的表述 中我们 犁 的农耕事业和巩 固边疆 的稳定 ,又从南疆分批迁 也可 以得知 ,现代维吾尔人 的祖先样磨 、托赫锡 、奇 徙一部分维吾尔族农户 ,并沿用 “塔兰奇”这一名称 , 吉尔等古代突厥部落在伊犁河 流域居住 。而且这个 使 “塔兰奇”成为伊犁维吾尔人的称谓。1935年 ,新 地 区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当时突厥语当中最准确、 疆省当局决定 以 “维吾尔 ”指称历史上转写为 “回鹘” 标准 的形式l1(133,98)。 乃至 “畏兀儿”的这个 民族 。但鉴于称谓上的习惯和 从 十六世纪初 至十七ttt:.纪 ,卫拉特蒙古逐步成 部分 民众 的要求 .所谓 “塔兰奇人”被新疆省当局认 为伊犁河谷的主体 民族 。1680年 ,准噶尔部落推翻 定为不 同于维吾尔人 的一个 民族 ,新 中国成立后 ,经 莎车汗王 .将莎车汗王 的部分后代羁押至伊犁 当作 民族识别 ,停止使用。但 “塔兰奇话”成了现代维吾尔 人质。准噶尔人还从南疆一些地区迁来不少维吾尔 语中心方言的一个分支——伊犁次方言。“塔兰奇文 族农业人 口来伊犁从事农垦 ,以满足本地区的粮食 化 ”已成为新疆近代史上多民族文化遗产 中的重要 需求 。清政府推翻准噶尔人 的统治后 ,建立 了伊

文档评论(0)

aqlsxc661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