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D课程设计音乐播放.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LD课程设计音乐播放

成绩中国农业大学课程论文(2011-2012学年夏季学期)论文题目:基于VerilogHDL的音乐播放器设计课程名称: PLD课程设计任课教师:薛一鸣班  级:电子091 学  号: 0908140818 姓  名:宋艳基于Verilog HDL的音乐播放器设计摘要:本实验主要在理论分析和具体的软件实现上,完成一个简易的音乐播放器,可以完成上一曲,下一曲,循环播放,暂停和液晶显示,同时还增加了手动按键编曲播放功能。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用Verilog HDL语言编写源代码,再配合具体电路连接,实现对蜂鸣器振动的控制,以及对各项显示功能的切换控制等。关键字:Verilog频率显示 音乐播放1 设计目的1)学习Verilog HDL的设计技巧,掌握乐曲演奏电路的工作原理;2)学习音符与频率关系,了解怎样控制音调的高低变化和音长,从而完成乐曲的自动循环演奏;3)学习音频功放模块接口特点;4)培养自主学习、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设计任务1、使用Verilog HDL设计乐曲演奏电路,系统实现是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按分频控制的方式进行设计,然后进行编程电路功能验证,奏出美妙的乐曲。2、通过控制输出到扬声器的激励信号频率的高低和持续的时间,从 而使扬声器发出连续的乐曲声,且当乐曲演奏完成时,保证能自动从头开始演奏。3、简易乐曲播放器可以实现的功能:1)播放器内预存4首乐曲;2)顺序播放:按内部给定的顺序依次播放3首乐曲,每首歌曲可以循环播放;3)用三位数码管显示输出相应的高中低音符,并用一个数码管显示当前播放乐曲的顺序号,实现动态显示;4)设置开始键和暂停键,乐曲播放过程中按暂停键则暂停播放,再按开始键则继续播放;5)设置Next和Previous键,按Next键可以听下一首,按Previous键可以听上一首;6)实现手动发音,就是按键发出特定的音符;7)用LCD显示正在播放的歌曲名称,并显示下一首歌曲名称;8)在音乐播放的同时,会有led流水灯的闪烁,以及LED矩阵的闪烁。3系统设计3.1乐曲演奏部分乐曲演奏的原理是这样的:组成乐曲的每个音符的频率值(音调)及其持续的时间(音长)是乐曲能连续演奏所需的两个基本数据,因此只要控制输出到扬声器的激励信号频率的高低和持续的时间,就可以使扬声器发出连续的乐曲声。3.1.1音调的控制频率的高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音乐的十二平均率规定:每两个8度音(如简谱中的中音1与高音1)之间的频率相差一倍。在两个8度音之间,又可分为12个半音,每两个半音的频率比为12√2。?另外,音名A(简谱中的低音6)的频率为440Hz,音名B到C之间、E到F之间为半音,其余为全音。由此可以计算出简谱中从低音1至高音1之间每个音名对应的频率,如表3.11所示:表3.11简谱中的音名与频率的关系音名频率/Hz音名频率/Hz音名频率/Hz低音1261.63中音1523.25高音11045.50低音2293.67中音2587.33高音21174.66低音3329.63中音3659.25高音31318.51低音4349.23中音4698.46高音41396.92低音5391.99中音5783.99高音51567.98低音6440.00中音6880.00高音61760.00低音7493.88中音7987.76高音71975.52所有不同频率的信号都是从同一个基准频率分频得到的。由于音阶频率多为非整数,而分频系数又不能为小数,故必须将计算得到的分频数四舍五入取整。若基准频率过低,则由于分频比太小,四舍五入取整后的误差较大;若基准频率过高,虽然误差变小,但分频数将变大。实际的设计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尽量减小频率误差的前提下取合适的基准频率。本例中选取1MHz为基准频率。实际上,只要各个音名间的相对频率关系不变,演奏出的乐曲听起来都不会“走调”。各音阶频率及相应的分频比如表2所示。为了减小输出的偶次谐波分量,最后输出到扬声器的波形应为对称方波,因此在到达扬声器之前,有一个二分频的分频器。表2中的分频比就是从1MHz频率基础上计算得出的。由于最大的分频系数为3822,故采用12位二进制计数器分频可满足需要。在表2中,除给出了分频比以外,还给出了对应于各个音阶频率时计数器不同的预置数。对于不同的分频系数,只要加载不同的预置数即可。采用加载预置数实现分频的方法比采用反馈复零法节省资源,实现起来也容易一些,如表3.12所示:表3.12各音阶频率对应的分频比及预置数音名分频比预置数音名分频比预置数低音512762819低音611362959低音330341061中音710123083低音428631232高音525511544高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