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儿童需要一村人的努力.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育儿童需要一村人的努力

Conference on Strengthening Hong Kongs Families - Awareness, Commitment and Action Panel 3 : Revitalising caring functions of the family Jane Tsuei September 5, 2006 ‘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培育兒童需要一村人的努力 現代家庭面對的挑戰 社聯家庭團結指數 1998 : -90 2004 : -206 單親家庭數目大幅上升 單親家庭兒童數目大幅上升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家長人數上升 跨境生活 親屬網絡 學校網絡 學校網絡 鄰舍網絡 鄰舍支援網絡 鄰舍支援網絡 社會服務網絡 政府與社福界合作,訂定長、中、短期服務規劃,以回應轉變的社會需要 持續發展高質素、多元化及具彈性的服務 推動「自助互助」精神 積極外展 : 及早介入面向危機的家庭 加強跨專業、跨界別協作 工作環境 政府、商界及社福界合作推行「家庭友善」工作間 僱主可因應工作性質訂定不同的「家庭友善」措施,例如五天工作、彈性上班時間、家居工作、半職工作、家事假期等 推動「僱員支援計劃」(EAP –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me) 社會環境 社會各界攜手推動「家庭友善」社會環境及「愛護家庭」社會價值 政府在推出不同政策時,作「家庭影響檢視」(Family Impact Assessment) 如何跟進研討會的建議? 草擬具體行動清單及時間表? 成立家庭事務委員會? * 9.3% 5% 單親家庭的百份比 828,900 826,400 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 76,900 41,200 單親家庭 2005 1996 資料來源 : 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 8% 4.1% 單親家庭兒童的百份比 1,265,900 1,446,000 全港兒童 101,700 59,300 單親家庭兒童 2005 1996 資料來源 : 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 19,000 13,400 父母同是需要長時間工作家庭數目 202,300 155,400 總人數 47,200 26,500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母親人數 155,100 128,900 需要長時間工作的父親人數 2005 1996 註 : 長時間工作:一星期工作最少60小時 資料來源 : 政府統計處綜合住戶統計調查 29萬港人長留內地,約7成為15-59歲 於2005年,約34%活產嬰兒是由中國居民在本港生產 於2004年,36.3% (約1.5萬人)的結婚個案其中一方為內地人 於2001年,約3萬名家長需離港工作,約4,000名學童每天跨境上學 社會環境 學校 親屬網絡 鄰舍網絡 工作環境 社會服務 家庭遠離親屬網絡 研究提供「照顧者津貼」及發展「親屬託管」服務等 為工作及生活奔波,無暇照顧家人 小 班 教 學 照片由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提供 家長教育 照片由救世軍提供 親子活動 學校家長小組 小學全日制 由學前教育至中、小學 : 促進家庭、學校及社福界合作 組織家長網絡,主動聯繫較難接觸的家長 發展校本課餘託管服務 推動家長教育 鄰居接近但關係疏離 發掘社區資本 照片由防止虐待兒童會提供 匯聚力量 建立關係 照片由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提供 推動社區互相 照片由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提供 照片由香港明愛提供 發展社區網絡 照片由香港明愛提供 政府帶頭 (政策方向、資源配合) 、民間參與 成立社區網絡隊,凝聚社區力量 建立互助網絡、發揮社區守望相助精神 及早識別問題,彈性回應社區需要 社會服務網絡 多元化社會服務支援家庭 * * *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