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信中学弘执德笃信道育儒雅执信人.docVIP

执信中学弘执德笃信道育儒雅执信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执信中学 弘执德 笃信道 育儒雅执信人 2010年03月26日 来源: 南方都市报   在桥那边,红色的教学楼就是高中部,一座“执信桥”承载着初中学子的希望,“跨过拱桥去”不是一句戏言,而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艺术楼   小红楼 小礼堂   花圃   在执信中学校园里,可见红墙绿瓦、古色古香的楼宇,有的还与执信共同经历了80多年的风风雨雨。这些有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建筑,以其沉稳的姿态传承着执信的历史文化。 朱执信像 在广州看见世界 让世界看见广州 广州名片名牌学府系列 总第134期 侯选名片133期 执信中学 提名辞   1921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了纪念性、示范性学校--执信中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已是名校。难得的是,一直到现在,执信中学仍然是教育界、家长及学生眼中的名校。 索引   1921年,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了执信中学,它为纪念革命先烈朱执信而诞生,也是孙先生“学问是立国之根本”理念的体现。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曾率先推进新学制,开中国现代教育之先河。而从创办之日起,它就一直是广州的名校、全国的名校。 唯心 执信旧事   这旧事有多旧?大概上世纪80、90年代的事吧。   执信的老建筑楼很气派,都是有防空洞的,上教室必须要走足足一层楼才到,所以也被常用来做拍摄景点。以前很早的电影《刑场上的婚礼》,其中一学生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的镜头就是在著名的南北座广场拍摄的。当时还是小孩的我也被拉着当群众演员去凑热闹了。也是从那时起,我感受到了执信的历史和人文气息。   终于进了执信读书。就从南、北座初中楼开始了我的初中学习。南、北座就是当年拍摄“学生游行”的地方。每天我就在这红砖绿瓦中朗朗读书,经常在上课时被窗外大树上的小鸟吸引,分了神。这对于现在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不可能见到的事。但那时我也并不安分于这红楼中,因为有一更神圣的地方吸引着我,那就是地势更高、需要走更多楼梯的高中楼。   还记得每当中午放学,高中楼的学长们就从那个大楼梯涌出,浩浩荡荡地转左走向大门回家,或转右奔向饭堂。一直觉得那个大楼梯就是通向大学的路。   高中楼可以说是执信最早的水泥大楼了。虽然没有了古香古色,但它绝对是自成特色的与图书馆隔塘相望。在这上课,窗外没有了老树和鸟语,但我还是会常常盯着对面图书馆前两棵参天木棉树看,上面常年挂着一个如波罗蜜般大的蜂巢。在高中楼学习过的同学一定还记得在那打羽毛球和观看羽毛球比赛的精彩吧,每一层走廊上都挤满了人,大家一起鼓掌,同声喝彩。球技一般的都不敢在楼下的羽毛球场献丑。   执信旧事当然少不了那位特立独行的美术老师:杨老师。杨老师如果是在今天,想必会是个网络红人,不是自己写博红了,就是给学生写红了。杨老师在北座顶楼上的美术室应该是广州最早的创意工作室了。里面挂满了学生作品和杨老师的杰作,还有那套山水牌高级组合音响。每次美术课,我们都是在悠扬的交响乐中完成作品的。   2年前,我带着儿子回执信缅怀了一下,发现还是红砖绿瓦,但都是崭新的,没有了过往被历届学子书声浸淫的阵润,更大的操场,更高的教学楼,但是空间小了,树木少了。唯一没变的是那个荷塘,那座小拱桥,那座图书馆和门前的参天木棉树。            □凯西 现场传真   有些旧建筑,让人起怀旧之情,但在心里却总有一段距离。有些则不是,因为它活在当下,光采更胜往昔。这是每回经过执信中学门口时的感觉。红墙绿瓦,三孔穹门,这座古宫殿式的校门,吸引着无数青少年与家长——跨进这道门,就是一番新天地,“执”与“信”的天地。   三座红楼见证80多年风风雨雨   进了校门,是开阔的广场式格局,登上二十六级石阶,又是一个宽阔的广场。广场草坪的两侧,是两座红墙绿瓦、古色古香的楼宇,它们都以特制的红砖砌墙,师生们称之为——红楼。这两座红楼奠基于1926年,次年8月建成,它的年龄跟搬迁到执信路的执信中学一样大。80多年的风风雨雨,红楼经受住了,至今仍在正常使用,是教学、办公阵地,建筑品质之坚固,让人赞叹。   在这两座红楼之间的广场正中,再登上二十六级石阶,就到了学校的最高处。这里也是一个阔宽的广场,广场草坪中间,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建立的一座“新红楼”,传承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与南楼、北楼和校门的门楼相呼应,形成一组建筑群。三座红楼,屹立于两座山冈之上,与庄严的校门连在一起,大有雄踞一方之势。它们,是执信中学最突出的建筑群,也已是执信中学的标志形象。   80多年前,这里还只是零散有些农舍的荒漠之地,红楼是当时广州文化教育的一个高度,现在处于高楼林立之中,更显红楼独特的个性与非凡品格。这是执信中学历史传承与文化氛围造就的。 荷塘拱桥连着初、高中部学生的心   执信的荷塘其实是一个不大的湖,它当然没有

文档评论(0)

gaym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