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81596.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81596

情景一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一)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阅读课本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一目了解: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2、阅读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一目第一段了解: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标志?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根本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两种政策的特点 总结 1、苏俄社会主义初期建设道路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 2、二者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 目的相同 3、二者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手段不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用强制性军事手段 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从根本上说由于 ( ) A.苏俄的社会性质所致 B.帝国主义实行经济封锁所致 C.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所致 D.苏俄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所致 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 ( ) A、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部分农产品的权利 B、农民自由支配交国家后剩余的农产品 C、禁止农产品自由贸易????? D、在农村推广合作制? * 末 代 沙 皇 全 家 照 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 沙皇俄国 (沙俄)(1546---1917) 苏维埃俄国 (苏俄)(1917—1922)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22—1991) 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变迁 苏联成立—1922.12.30 苏联解体-1991.12.21 列宁 斯大林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课标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专题七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俄国十月革命 1917 年11月(俄历十月) 列宁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 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苏维埃政权。 思考:这两则材料反映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什么形势? 材料一:1918年,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失去的天堂”,帝国主义国家也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1918年下半年, 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整个苏维埃政权陷入重重包围。 材料二: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1)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 (2)经济遭到破坏,物质匮乏   面对严峻的考验,苏俄以后的路该怎么走,是反抗还是放弃,反抗又应该如何反抗?假如你是当时的苏俄领导人,你会怎么办? 母亲在号召 在三年(1918-1920)的国内战争期间,苏俄人民是怎样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A、军事上: 组建红军,抵抗敌人的进攻 C、经济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外交上: 与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一战 你参加红军了吗?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请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除了战争的目的有哪些? 1、解决内忧外患,巩固苏维埃政权 2、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1(2000.广东.3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 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 D维护新生政权 A 阅读课本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一目第二段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分析政策中具有共产主义特征的有哪些内容?并分析政策的特点? 特点:排斥市场、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劳动 分配 工业 . 农业 内容 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  )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义务劳动制 2.在1919年的俄国,一位城市居民用100卢布在市场上购买了100斤粮食。请判断这种现象是真是假其依据是什么 (  ) A.假的,余粮收集制,农民没有剩余粮食 B.真的,新经济政策,恢复了自由贸易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一切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收集制,农民出售了自己的剩余 粮食 3.《钢铁是怎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