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张爱玲作品中的广告解读论文.doc
张爱玲作品中的广告解读论文
.freel·波特指出的那样:“不懂广告术就别指望理解现代通俗作家,这就好比不懂骑士崇拜就无法理解中世纪的吟游诗人,或者像不懂基督教就无法理解19世纪的宗教复兴一样”,张爱玲作品中有大量关于广告的描写,其文学活动也具有鲜明的广告色彩。本文试图通过对张爱玲作品中的广告进行解读,揭示其文学文本和广告史料的双重意义。
一
根据汉语中对广告“广而告之”的解释,在张爱玲作品中,凡举具有“广而告之”功能的符码,都可视为张爱玲作品中的广告,具体包括广告、霓虹灯、招贴、招牌、幌子、招徕市声、吆喝、叫卖、声响、橱窗、路牌、实物陈列、布告、传单、海报、说明书、香烟画片、月份牌广告等。在它们之中,有的以视觉符号为本,有的以听觉符号为本,有的兼具视听觉符号特征。这些广告,按照使用媒体区分,有报纸广告、杂志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销售现场广告、交通广告、口头广告、招牌广告、路牌广告、声响广告、招幌广告、月份牌广告。其中最多的是户外广告、口头广告和招牌广告;按照广告的产品不区分,有消费食品广告、服饰产品广告、生活用品广告、美容化妆广告、酒水饮料广告、交通运输广告、医疗药品广告、文化娱乐广告、洗涤用品广告、公司企业广告、社会广告。
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的《张爱玲文集》(1-4卷)涉及了张爱玲的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三种文体共93篇(部),整体上涵盖了张爱玲的重要创作。在这93篇(部)作品中,以代表现代广告的“广告”、“霓虹灯”、“橱窗”、“(路)牌”和代表传统广告的“市声”、“叫卖”、“吆喝”、“市招”、“招牌”、“牌子”、“横额”、“匾”为关键词在电脑中检索,除去不具备“广而告之”功能的部分,可以大致看到张爱玲作品中广告的使用情况。在93篇作品中。使用了广告符码的作品约有43篇,占作品总数的46.2%;17篇短篇小说中有8篇使用了广告符码,占短篇小说总数的47%;8篇中篇小说和2部长篇小说都使用了广告符码,达100%;63篇散文中有23篇使用了广告符码,占散文总数的36.5%;3部电影剧本中有2部使用了广告符码,占电影剧本总数的66.6%。
在《张爱玲文集》(1-4卷)全部作品中,使用上述广告符码的次数为162次。其中现代广告符码108次,占66.6%,传统广告符码54次,占33.4%,出现最多的广告符码是“广告”,共50次,占30.8%,其次是“橱窗”,共36次,占22.4%。从体裁上看,小说中使用99次,散文中使用61次,电影剧本中使用2次。在小说使用的99次中,短篇小说使用40次,中篇小说使用37次,长篇小说使用22次。
可见,张爱玲作品中广告的使用是极其自然、普遍的。从时间上看,最早的广告符码出现在1939年西风出版社的征文《天才梦》中,最晚的广告符码出现在1990年2月9日台北《联合报》副刊发表的《草炉饼》中。《天才梦》是张爱玲步入文坛前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唯一一篇文章,它是一位被视为“天才”的敏感少女早熟早慧的告白,文章个性鲜明,灵气与技巧充足,被研究者视为张爱玲的处女作。《草炉饼》发表时,张爱玲已是古稀之年,此时,她最重要的工作已经转入核订旧作,着手出版《张爱玲全集》,写作具有明显的“善后”性质,以致于1992年立下遗嘱。从体裁上看,她的各体作品都使用了广告符码,小说、散文、电影剧本皆而有之,张爱玲成就最高的是小说,使用广告符码最多的也是小说,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长篇小说《十八春》和短篇小说《色戒》,都达17次之多。
张爱玲不仅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使用广告,也曾尝试自己写广告。奇装炫人是张爱玲的一大特色,对女装女色的钟爱,促使她与好友炎樱准备开一家服装设计公司,专门按照上门顾客的身量气质建议适合的衣料款式,公司还没开张,便动手拟起了广告。究竟是怎样的一则广告,目前已不得而知,但她早年以补白刊出的四篇书评:《 若馨 评》、《读书报告 烟水愁城录 》、《书评 无轨列车 》、《书籍介绍 在黑暗中 》也许能给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感受。四篇书评篇幅简短,文字精炼,主题鲜明,完全是出色的图书广告。如《书籍介绍 在黑暗中 》:“丁玲是最惹人爱好的女作家。她所做的《母亲》和《丁玲自选集》都能给人顶深的印象,这一本《在黑暗中》是她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四个短篇,第一篇《梦珂》是自传式的平铺直叙的小说,文笔散漫枯涩,中心思想很模糊,是没有成熟的作品。《莎菲的日记》就进步多了——细腻的心理描写,强烈的个性,颓废美丽的生活,都写得极好。女主角莎菲那矛盾的浪漫的个性,可以代表五四运动时代一般感到新旧思想冲突的苦闷的女性们。作者的特殊的简练有力的风格,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出它的养成。”适时张爱玲才十六岁,这一手漂亮的图书评介文字,恐怕是同龄人难以企及的。难怪台湾从事广告业的作家陈辉龙最喜欢引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