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_刘海峰
X
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本文在以往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 介绍新发现的近50种1870年以前记载有关中国科举的
方文献, 指出到19 世纪中叶, 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已为欧洲知识界普遍知晓。史料明确说明英美
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曾受到科举制的启示和影响, 科举 传说可以确立。科举制的 / 公平竞
争、平等择优0 原则是其被 方借鉴的根本原因。科举考试 传欧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程的一
大贡献。
科举制 方 考试制度
作者刘海峰, 1959 年生, 历史学博士,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一、问题的由来
科举制是中国的特产, 但它却对东亚和西方国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东亚国家的影响表
现在历史上日本曾一度仿行过科举, 韩国 ( 朝鲜) 、越南曾长期实行过科举制度; 对西方的影响
则表现在英、法、德、美等国曾借鉴科举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东亚诸国仿行科举于史有征,
不成问题; 而科举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却是一个以往中国人了解较少的相当复杂的问题。
20 世纪初, 清朝统治者在欧风美雨和坚船利炮的冲击之下已风雨飘摇, 实行了1 300 年的科
举制也走到了穷途末路。为了推广新学、兴办学堂, 清政府不得不于1905 年废止了科举制。随
后, 八股科举被看做和鸦片、缠足等同类落后丑恶的东西, 为人们所唾弃。因此, 一些谈及科
举考试史的人往往避免使用 / 科举0 这一名词, 而代之以 / 中国历史上的考试0 的说法。在中
国人多对科举加以批判的20 年代, 早年便出洋、长期接受西方教育的孙中山说出的话石破天惊:
/ 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
X 本文为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课题成果。本文得以完成, 应感谢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
教育部考试中心及 原主任杨学为研究员、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远东系主任H. Baker 教授、剑桥大学东
方学系麦大维 ( David McMullen) 教授、日本创价大学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图书馆、
伦敦大学总部图书馆、大英图书馆。
# 188 #
科举制对 方考试制度影响新探
学过去的。所以, 中国的考试制度, 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0 ¹ 正是在孙中山这一说法的
启导下, 一些中国学者对科举西传问题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1943 年前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得最为激烈、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 两位中国学者
不约而同在美国重要学术刊物上用英文发表了关于中国科举考试对英国和西方影响的论文, 使
当时正与中国一道抗击法西斯和日本侵略者的世界人民知道中国曾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这一贡献。
这两篇论文 一是当时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任教的张沅长发表在1942 年4 月出版的 5美国历史
评论6 上的 5中国与英国的文官改革6 一文 ( 以下简称张沅长文) º, 二是旅居美国的邓嗣禹
发表在1943 年9 月出版的 5哈佛亚洲研究学报6 上的 5 中国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影响6 一文 ( 以
下简称邓嗣禹文) »。 中邓嗣禹文长达三万余字, 旁征博引, 论述详赅, 长期以来在海外引起
广泛的反响, 被收入多种文集, 在西方汉学界几乎无人不晓, 至今还经常被引用。 后, 还有
几位外国学者在邓嗣禹文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了一些探讨, 如莱茨 (Lac ) 1965 年出版的 5 16
世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6 一书, 新发现了几条西方人对明末科举制度的记载, 并认为欧洲人曾
¼
从中国科举中学到了笔试形式 。顾立雅 (Creel) 1970 年在 5 中国政术之起源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 医学成像技术原理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幼儿园防恐防暴演练总结(32篇).docx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ktv酒水供销合同范本.docx VIP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一框+第3目【中职专用】2024-2025学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VIP
- 第9讲 《反兴奋剂条例》.ppt VIP
- 无人驾驶技术在矿用电机车的应用.docx VIP
- 2025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pdf VIP
- (高清版)B-T 19889.7-2022 声学 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 第7部分:撞击声隔声的现场测量.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