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公共卫生职业医师培训体格检查2011
第三篇 体格检查 2011.5.25 第一章 一般检查 一.血压 ㈠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法(即袖带加压法) 掌握重点:⒈半小时内禁烟、禁咖啡. ⒉安静环境休息5~10分钟,仰卧或坐位. ⒊袖带在肘窝上2~3cm.中央位于肱动脉. ⒋听诊器放在博动点上. ⒌肱动脉博动消失再升高20 ~ 30cm. ⒍缓慢放气,听到的第一声响亮的声音就是收缩压;突然 变得沉闷或消失时的血压值为舒张压。 ⒎至少测量两次,取平均值。 ⒏正常的血压:收缩压90 ~ 139mmHg 舒张压60 ~89mmHg 学会开关血压计。 二、脉搏 脉率相当于心率。 正常成人脉率:60~100次/分。 三、身高和体重 体重秤的使用方法。 掌握重点:⒈赤脚,立正。 ⒉脚跟、骶骨部、双肩胛间 紧靠身高计。 ⒊测两次,间隔30秒,两次 误差少于0.5cm。 读数:身高和体重 四、皮褶厚度 测量的部位:前臂屈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 五、浅表淋巴结检查 ㈠检查方法 触诊方法:示、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滑动触诊。 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的描述:⑴部位⑵大小⑶数目⑷硬度⑸压痛⑹活动度⑺有无粘连。 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瘘管。 五、浅表淋巴结检查 ㈡检查顺序 头颈部:耳前、耳后、枕部、颌下、颏下、颈前、颈后、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腋窝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按尖群、中央群、胸肌群、肩胛下群和外侧群的顺序进行。 下肢:腹股沟部(先检查上群后检查下群) 、腘窝部。 六、甲状腺检查 ※触诊:甲状腺峡部及甲状腺侧叶。 甲状腺峡部:前面用拇指,后面用示指。 甲状腺侧叶:前面,示指和中指推,拇指触摸。后面,拇指推,示指和中指触摸。 掌握重点:触摸时嘱受检者做吞咽动作。 甲状腺肿大的分度 分三度:⒈不能看见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 ⒉能看见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 肌以内Ⅱ度。 ⒊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为Ⅲ度。 第二章 胸部检查 胸廓由12对胸椎、12对肋骨、锁骨及胸骨组成。 一、 胸部的体表标志 ㈠骨骼标志 ⒈胸骨上切迹 ⒍肋骨 ⒉胸骨柄 ⒎肋间隙 ⒊胸骨角 ⒏肩胛骨 ⒋腹上角 ⒐脊柱棘突 ⒌剑突 ⒑肋脊角 一、 胸部的体表标志 ㈡垂直线标志 ⒈前正中线 ⒍腋后线(左、右) ⒉锁骨中线(左、右) ⒎腋中线(左、右) ⒊胸骨线(左、右) ⒏肩胛线(左、右) ⒋胸骨旁线(左、右) ⒐后正中线 ⒌腋前线(左、右) 一、 胸部的体表标志 ㈢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⒈腋窝(左、右) ⒉胸骨上窝 ⒊锁骨上窝(左、右) ⒋锁骨下窝(左、右) ⒌肩胛上区(左、右) ⒍肩胛下区(左、右) ⒎肩胛间区(左、右) 二、 呼吸运动 呼吸频率 正常成人静息时:16~18次/分. 呼吸过速:超过20次/分. 呼吸过缓:低于12次/分. 三、语音震颤 检查方法:用左右手掌的尺侧缘轻放于胸壁两侧,然后嘱被检者用同等强度重复发出“yi”长音,自上至下,从内到外,两侧交叉,比较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异同,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 四、胸部叩诊 间接叩诊法 ㈠肺下界:锁骨中线由清变浊音为肝上界,由浊音变实音为肺下界。 腋中线由清变浊音。 肩胛下角线由清变浊音。 在第六,第八,第十,肋间隙上。 注意两侧都有叩诊。 四、胸部叩诊 ㈡肺下界的移动范围 ⒈平静呼吸,肩胛下角线上叩出肺下界。 深吸气后屏气,继续沿肩胛下角线向下叩出肺下界(由清音变浊音)。最低点。 ⒉平静呼吸,肩胛下角线上叩出肺下界。 深呼气后屏气,继续沿肩胛下角线向上叩出肺下界。最高点。 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距离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正常人是6~8CM. 五、胸部听诊 ㈠正常呼吸音 ⒈气管呼吸音 ⒉支气管呼吸音 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⒋肺泡呼吸音 五、胸部听诊 ㈡异常呼吸音 ⒈异常肺泡呼吸音 ⑴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⑵肺泡呼吸音增强 ⑶呼气音延长 ⑷断续性呼吸音 ⑸粗糙性呼吸音 ⒉异常支气管呼吸音 ⒊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五、胸部听诊 ㈢啰音 ⒈湿啰音 ⒉干啰音 ㈣胸膜摩擦音 七、心脏触诊 ⒈心尖搏动 ⒉心前区搏动 ⒊震颤 ⒋心包摩擦感:心前区或胸骨左缘3、4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