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东西方的先哲和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东西方的先哲和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课件 人民版选修4.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师说】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讲 东西方的先哲和杰出的中外科学家课件 人民版选修4

基础梳理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1.生平:春秋时期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献身文教,从政生涯。 2.基本思想 (1)“礼”:即周礼 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  ②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④“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2)“仁”:仁者,爱人 ①仁爱应有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是其他人。 ②行“忠恕”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 (3)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4)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2)政治上,“举贤人”以施行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内圣外王”。 (3)思想上:创立儒家学说,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古希腊的先哲 1.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理想国由统治者、武士、劳动者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来担任。 ②理想国的实现办法首先是为统治者提供教育,直到他们掌握哲学的知识;其次是废除统治者的私有财产与家庭,使权力和财产、家庭分离。 (2)影响: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被人们称作是最早的乌托邦。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 2.亚里士多德 (1)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首次对科学进行了分类,创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2)人生与治学态度:亚里士多德把人生意义归结为知识,把求知当做人性的表现和人格高低的象征,他说:“求知是人的本性。” (3)认识论: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提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4)政治主张:第一,“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公民的义务就是履行城邦赋予的职责,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第二,亚里士多德把希腊城邦的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等六种。第三,亚里士多德主张由中产阶级执政。 三、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1.李时珍:作为中国传统中医药学的代表性人物,撰写了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2.詹天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这些体现了詹天佑的科学报国精神、艰苦奋斗精神。 3.李四光 (1)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及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他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对我国的石油探测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4.牛顿 (1)发现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发现日光的组成;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奠基人;晚年醉心神学。 5.爱因斯坦 (1)提出相对论;光的量子理论;质能关系方程式。 (2)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改变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基础;是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 典例剖析 [典例1]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 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和柏拉图。第(1)问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根据材料一“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和“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两句概括作答;“礼”和“仁”的作用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根据教材知识作答。第(2)问的原因从社会关系的冲突或社会秩序的混乱等角度作答,具体社会背景根据教材基础知识作答。 【答案】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