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滞育的研究进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3卷第 3期 江 西 植 保 、,0I.33.NO.3 2010年 9月 JIANGXI PLANT PROTECTION Sep.,2010 棉铃虫滞育的研究进展 陈元生 l,2,涂小云 J,3,陈超 ,薛芳森 (1.江西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45;2.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上饶 334109; 3.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22) 摘要:本文综述了棉铃虫滞育的诱导、维持与解除、滞育的形态解剖、滞育的生理生化、滞育的抗性、滞育的遗 传研究进展等。 关键词:棉铃虫;滞育 中图分类号:$4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49(2010)03--0095--06 棉 铃 虫 Helicoverpa armigera (Htibner) 这一特点是判别滞育与否的良好标准,其优势是: (Lepidoptera:Noctuidae)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业害 可以活体测定,判别的时间提前到末龄幼虫,摒弃 虫之一,寄主植物有200多种,给农业生产造成了 一 些可疑滞育个体。 严重影响,究其原因除了采取迁飞策略从空间上逃 1.2 滞育诱导因素 避不 良环境外,棉铃虫还可以采取滞育措施从时间 1.2.1 光周期和温度 上度过不 良时期。随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下降, 光周期和温度是诱导棉铃虫滞育的主要因子, 多数寄主枯黄,食料缺乏,棉铃虫老熟幼虫入土化 短光照和低温诱导棉铃虫冬季滞育。有关短光照和 蛹,以滞育形式度过寒冬。研究和掌握影响棉铃虫 低温诱导棉铃虫冬季滞育的研究较多,大致形成 以 滞育的内因、外因及滞育后的变化、滞育的遗传规 下3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棉铃虫滞育是由短光 律等,有助于提高棉铃虫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制定 照和低温联合作用诱导的,二者不能脱离彼此的配 正确的种群控制策略,科学指导农业生产。 合.国内外研究表明,温度超过一定值时,任何光周 期都不能诱导滞育4【一I;光周期超过一定值时,任何 1 滞育的诱导 温度下都不能诱导滞育lⅢJ。另一种观点认为,在 1.1 滞育判别方法 棉铃虫滞育诱导方面,温度起决定性作用或是主要 棉铃虫蛹滞育的判别依据主要有:眼点移动情 因素,这与 自然条件下棉铃虫滞育诱导一致。李超 况、蛹时腹部脂肪体的变化、羽化时间、呼吸代谢 等 l【IJ认为棉铃虫滞育的光周期反应是从属于温度 率等。较多研究[1-3]依据眼点来判别滞育与否:化 的,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降低使临界光周期增 蛹1周后,若眼点仍停留在化蛹时位置,表明已形 长,反之则缩短。李锦华等 1【zJ认为在中纬度的四川I, 成滞育,吴孔 明等 4【】认为,在26C下,化蛹后2~6 低温是棉铃虫产生滞育的主要因素,短光照只起一 天眼点是否移动,作为华北棉铃虫滞育的判别标准 点促进作用,长光照则起阻碍作用 。王方海等ll_jj 较为合适 。Pearson[Sl认为,腹部脂肪体保持圆球状 认为温度是决定棉铃虫滞育与否的主要外界环境 不变则为滞育蛹,而发育蛹的脂肪体变为许多细小 因素,高温处理可 以终止滞育。第三种观点认为, 的脂肪颗粒。Hackett等161在对非洲种群的研究中提 棉铃虫滞育诱导包括上述两种机制l6】。一般认为, 出,凡是蛹期大于非滞育最早羽化个体蛹期长度的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