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思古之幽情(修改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思古之幽情,绘当今之状况 ——怀古诗鉴赏 过陈琳墓 【唐】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注释:陈琳是汉末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擅长章表书记。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墓在今江苏邳县,这首诗就是凭吊陈琳墓有感而作。 作 业 1.《考试报》29期第三版《经废宝庆寺》、《经炀帝行宫》 * * 1 、 ,千古风流人物。 2、 , ,卷起千堆雪。 3、 ,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4、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5、 , ,人道寄奴曾住。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7、 ,夜泊秦淮近酒家。 8、千古兴亡多少事, , 。 9、一骑红尘妃子笑, 。 10、人世几回伤往事, 。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如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⑴“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3分) ⑵“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斜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实写登临所见,请简要说明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3分) ⑶ 这首词采用借古讽今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分) 一模回顾 (怀古诗) 怀古诗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 怀古诗的结构特征: 临古地 观其景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情) 1、怀古诗常见情感及内容: A、咏古迹 ——哀现景 B、怀古人——叹今人 C、忆古事——伤今时今事 古事——借古讽今 借古伤今 古人——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 归纳整理 A、咏古迹 ——哀现景: B、怀古人——叹今人: a、借古人自比(相似之处) b、与古人对比(相反之处) C、忆古事——伤今时今事 1、昔盛今衰,感慨盛衰无常,世事沧桑,物是人非。 (1)缅怀前贤,表达敬仰。自 己渴望建功立业。 (2)对比,感慨壮志难酬、 怀才不遇 (3)抒发爱国情怀 (1)借古讽今,感慨国运衰微。 (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奢侈淫逸。 (3)、评价历史是非 用典 今昔对比 虚实结合 以景衬情 借古讽今 即事议论 怀古诗的特征:? 方若虚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己。”? 根据怀古诗的“结构特征”,探讨一般的出题角度: 临古地 观其景 思古人 忆其事 抒己志?(情) 什么景?怎样写景?景的作用。景和情的作用 用了什么典故?人物形象。对古事的看法和评论 什么情? 抒情方式 (08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 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1)分别概括这首诗颔联和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