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南大学生化讲义
绪论
一、教学目的
了解生物化学的发展史,明确生物化学的概念、任务;
了解生物化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及研究生物化学现实意义;了解生物化学的进展和学习方法一、生物化学的涵义
生物化学的发展四、我国生物化学的一、生物化学的涵义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和化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作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生命现象,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它是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内基本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化学变化(即代谢反应)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的关系的一门科学。生物化学的任务就是研究组成生物体基本物质的性质,结构与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的规律及其与生理机能的关系,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中去,以达到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目的。
三、生物化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主要是静态的描述性阶段,对生物体各种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纯化、结构测定、合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其中菲舍尔测定了很多糖和氨基酸的结构,确定了糖的构型,并指出蛋白质是键连接的。1926年萨姆纳制得了脲酶结晶,并证明它是蛋白质。
?? 第二阶段约在20世纪30~50年代,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体内物质的变化,即代谢途径,所以称动态生化阶段。其间突出成就是确定了糖酵解、三羧酸循环以及脂肪分解等重要的分解代谢途径。对呼吸、光合作用以及腺苷三磷酸(ATF)在能量转换中的关键位置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特点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化学在这一阶段的发展,以及物理学、技术科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等其他学科的渗透,产生了分子生物学,并成为生物化学的主体。(二)、二十世纪生物化学的突出成就
在20世纪前30年代中,生物化学的研究仍继续侧重在酶、激素、维生素的分离和功能以及人体氨基酸需要等几个方面。在20世纪中最突出的生化成就有:酶的结果、中间代谢途径的阐明、生物能量学的发展、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兴起几个方面:
酶的结晶 20世纪30年代中,最突出的生化成果之一就是脲酶(urease)的第一次结晶成功。1926年James B. Sumner(1877-1855)发表了他第一次成功地制成了晶体脲酶,随后是John H. Northrup(1891-1987)制得了晶体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这两项研究成果是当今酶学的重大突破。因为有了晶体纯酶,就为体外研究个别酶的生物功能铺平了道路,从而开辟了酶学研究的新领域。
代谢途径的阐明 Hans A. Krebs提出的三羧酸循环对糖的分解代谢及尿素循环对氮的代谢都取得巨大进展。脂肪、蛋白质、氨基酸及其他生物物质的分解途径也得到阐明。由于物质分解途径的阐明及同位素在代谢研究上的应用,大大促进了20世纪晚期的合成代谢研究。
生物能研究的发现 生物能的研究使生物化学更能深入地认识代谢在生命过程中的功用,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生化研究人员,包括Otto Meyerhof (1884-1951)、Otto Warburg (1883-1970)等在代谢能的产生和利用上作了基本阐述。指出了ATP是代谢能的产生作用的关键化合物,提出了呼吸链及氧化磷酸化的理论,从而建立了生物能量学(Bioenergetics)。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及分子生物学的兴起 从20世纪50年代起,生物化学的另一重要研究成果就是蛋白质及核酸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是Pauling 与Rober Corey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提出了著名的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α-helix)、其次是Frederich Sanger在1953年发表了他对胰岛素分子中51个氨基酸序列的研究。
在Pauling的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的启示下James D. Waston与Francis H.C. Crick制成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这一成就导致人们从DNA分子的三维结构去理解与DNA有关的生命现象,被认为是分子生物学的开始。?四、我国生物化学的发展过程
我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民族。我国劳动人民,远在古代即因生活需要,在生产、医疗和营养等方面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生物化学的丰富经验,并有许多发明创造,对生物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比如,在四千多年前(夏禹时代)就已发明用粮食酿酒,酿酒用的酒母称为曲或媒(即现代的酶)。在商周时期(公元前12世纪)已知制造酱、醋和饴糖的技术。酒、酱、醋和饴都是属于发酵酿造业,是利用生物体内的酶所催化的化学产物。
在医药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世纪)已知用曲治疗消化道疾病,至今仍沿用,如“神曲”等。在晋朝(公元4世纪)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译林版)三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Unit8.ppt
- ,矿物宝石.ppt
- -中国的法治建设-中英文对照.doc
- -五年级一拼到底题库 1.ppt
- -任务管理机制.ppt
- -英语报刊选读A及答案.doc
- -矩阵形式的节点法zuo作业.ppt
- -基于plc八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doc
- ..高考英语看图作文写作技巧2.ppt
- .9文件制作.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一季行测模考大赛(重庆卷).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十一季行测模考大赛(重庆卷).docx
- 2021下半年省考第三十八季行测模考大赛(贵州卷).docx
- 2022上半年省考第四季行测模考大赛(贵州卷).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二十一季行测模考大赛(贵州卷).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二十八季行测模考大赛(重庆卷).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三十三季行测模考大赛(贵州卷).docx
- 2022下半年省考第十八季行测模考大赛(重庆卷).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十四季行测模考大赛(重庆卷).docx
- 2023下半年省考第二十六季行测模考大赛(重庆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