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洋务运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讲 与战争同行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一次影响深远的自强图存运动。这场延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学习西方的自强运动,接连遭受了中法战争与中日战争的残酷洗礼。中日战争以最残酷的方式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让渴望“自强”的近代中国人陷入绝望的境地。战争、自强努力的双重失败为近代中国的不幸增添了几分悲怆的色彩。 引子 从夷务到洋务,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在近代时期开始逐渐向“西”偏转。 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成为近代中国文化的一个主题。这一时期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全然没有了汉唐时期的从容大度,显得异常匆忙、混乱、焦虑。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快餐式”学习,结下的是一个“不中不西”的苦果。 一、概念的澄清:洋务、洋务派 洋务:泛指包括通商、传教、外交等在内与西方资本主义有关的一切事务。 洋务派:指清朝统治阶级内一部分倡导和推行洋务运动的官僚,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有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文祥等;在地方则有掌握重权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和后期的张之洞。 洋务运动(求强→→求富) 洋务运动,是指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自上而下推行的一场以引进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自救运动。 洋务思潮的理论内核 “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此成为后来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理论的滥觞。 洋务领袖(一):曾国藩 曾国藩名言 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湘军:近代军阀的鼻祖 湘军的指挥体系:三级指挥体系,大帅是曾国藩,第二个是营官,营官管士兵,不能越级指挥。 湘军的基本战术:“结硬寨,打呆仗”。 只能胜利,不能失败 两条道路:或者扩张或者消亡 关键性一步一定要胜利 曾国藩一辈子打了无数的败仗,但他打过四次关键性的胜仗,第一次打下武昌、第二次打下九江、第三次打下安庆、第四次打下南京。 湘军的《爱民歌》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兵来救人。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兵来作主。 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 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邀些地痞作伙计,买些烧酒同喝醉。逢着百姓就要打,遇着店家就发气。·········   接上 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官兵贼匪本不同,官兵是人贼是禽。官兵不抢贼匪抢,官兵不淫贼匪淫。若是官兵也淫抢,便同贼匪一条心。官兵与贼不分明,到处传出丑名声。······· 我的军士跟我早,多年在外名声好。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洋务领袖(二):李鸿章 三个小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曾国藩对李鸿章的提携 攻不攻南京 李鸿章杂碎 换个角度:西方人有关李鸿章的报道 1896年李鸿章访美,时一位美国记者这样描述:“他的面庞有一种引人注目的慈祥表情,他双眼明亮,闪烁着睿智的光彩,目光里包含了幽默和机智。他戴着一副老式的硬框眼镜,颧骨高而不瘦,黝黑的皮肤看上去显得很健康……他从不显得傲慢。他是那种从不向他人提出什么要求,但又总能获得满足的那类人。他能很轻松地与人交谈,而又不会使与他交谈的人感到紧张……他对妇女尤其礼貌,也很喜爱儿童。” 洋务领袖(三):张之洞 张之洞的读书法 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曾写下《书目答问》,旨在指示治学门径:“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读本、事倍功半。”因此,初学的人应首先明了哪些书重要,哪些是比较好的版本。这样可得其精粹而读之、少走弯路,起事半功倍之效。 名臣遗骨今安在? 洋务有压力:洋务派与顽固派的冲突 (1)论争实质:清政府内部开放与保守派之间的不同政见。 (2)论争焦点:要不要学习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以资自强? 西方诸国是不知礼仪的“蛮夷”,还是科技进步的国家? (3)到60年代后期,两派争论激化: 1867年,同文馆之争: 奕訢←→倭仁 1880年,铁路之争:奕訢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