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3讲文言实词词类活用及答案.docVIP

高三语文第3讲文言实词词类活用及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适用学科 语文 适用年级 高三 适用区域 全国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120分钟 知识点 词类活用 教学目标 运用语法分析法、比照辨别法等,正确分析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重点 正确分析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等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语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词类活用,是指某一类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而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名词作动词。 (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遇) (2)义不赂秦。(坚持正义) (3)以地事秦。(侍奉) (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焚烧/化成焦土) (5)未云何龙?(出现云/出现龙) 名词作状语。 (1)日割月削。(一天天/一月月) (2)骊山北构而西折。(向北/向西) (3)辞楼下殿,辇来于秦。(乘辇车) (4)朝歌夜弦。(早晨/夜晚) 意动用法: (1)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为鉴) (2)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3)成然之 。(认为…是对的) (4)成以其小,劣之。(认为…劣/差) (5)益奇之。(认为…奇特) 使动用法: (1)可烧而走之。(走:使……跑) (2)焉用亡郑以陪邻。(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阙:使……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 二、知识讲解 考点1 使动用法。 考点2 意动用法。 考点3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 三、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欲刃相如 B. 舍相如广成传 C. 卒廷见相如 D.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答案】C 【解析】 C项为名词作状语,其他三项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语法分析法: 1.从句子结构方面分析。名词后面跟名词,名词后面跟代词,其中有一个名词很可能活用为动词;句子中没有谓语,那么句子中有一个名词必然要充当谓语,那么它就活用为动词了。 2.副词是修饰动词的,如果名词前面出现副词,说明名词活用为动词了。 3.当动词前面的名词当主语理解讲不通的时候,我们就得考虑:名词可能不是主语。是什么呢?是状语!在名词前加上介词,放进句子,分析正好讲得通,那就基本确定了——名状用法。 比照辨别法: 名词两种活用的辨别—— 名词用作动词,句子中一般没有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句子中一般有动词。 使动意动的辨别—— 使动用法,动作形态及结果是客观的。 意动用法,动作形态及结果是主观的。 【例题2】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烛之武退秦师》 【题干】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夜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而出 B. 越国以鄙(边邑)远 C. 行李(出使的人)之往来,共其乏困 D. 阙(使……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答案】B 【解析】 1.“鄙”活用为动词,作为边邑;“行李”是古今异义词,出使的人。 2. “阙”,有缺的意思。从语法角度看,“秦”在“阙”的后面,应该是宾语,可是,从语境看,理解成“缺少秦国使晋国得利”是讲不通的,这时就要考虑是否活用,这里如果理解为“使秦国受到损害而让晋国得好处”正好符合语境。由此可见,“阙”是使动用法,使……缺。 3.本题中有多种古汉语现象,要结合语境来分析。在考虑词义时,要有词类活用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当遇到词类活用时才会及时反映,正确解决问题。 语法分析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 【例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述庵文钞》①序 姚 鼐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②。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