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古典诗歌鉴赏浅谈论文.doc
中学古典诗歌鉴赏浅谈论文
纵观古诗鉴赏高考要求,几年来基本保持一致。诗歌鉴赏也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要求,仔细分析高考考查要求,实际上可将其归纳为四个考查点,而且考查点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即“语言——形象(意象、意境) 纵观古诗鉴赏高考要求,几年来基本保持一致。诗歌鉴赏也是高中阶段的重点要求,仔细分析高考考查要求,实际上可将其归纳为四个考查点,而且考查点之间有其内在联系,即“语言——形象(意象、意境)——思想(包括感情、观点态度)——技巧”。遵循这一鉴赏规律,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为正确地全面地鉴赏提供了一种可能。
一、鉴赏诗歌的语言
1、鉴赏用词之妙
(1)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既要懂得“诗家语”,又要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
①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意。例如,何逊的“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诗人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②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如主语后置,崔颢的《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例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其它值得注意的字词。许多诗中都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
①动词。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还有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等等。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歌鉴赏中也是应当关注的重点对象。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③特殊词。如叠词,可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到强调作用;拟声词,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2、总体的语言特色
(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用在写景诗中,诗风比较亮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2)平淡。平淡是指把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思想用朴素的语言说出,往往平淡而有思致、情味。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3)绚丽。李商隐的诗歌不但绚丽,而且朦胧晦涩,李贺的诗也比较绚丽乃至于奇丽。
(4)明快。就是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明快莫过于白居易的诗了。
(5)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1、鉴赏诗歌的意象
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现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感情)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诗人情感显现的载体。
(1)抓景物特点,探知诗人的感情。诗人的写景是后一两句情感抒发的基础,由景物的形象可以探知诗人的情感。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前两句是写景,以“地上霜”喻月光,十分真切地描写了深秋静夜的寒意萧瑟;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了思念故乡的情感。
(2)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是指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由景物构成。“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创设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透过表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从字面看是写一段行程,水流急,行船快,实质是写心情的轻松和愉悦。
2、鉴赏诗歌的物象
诗人经常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抒情诗。①要抓住物象的特点;②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③抓住物象的特殊内涵,如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莲——表达爱情等。总之,要熟悉一些常见的典故和意象。
3、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2)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臣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唐代著名的三首咏蝉诗,虽然都是托物(蝉)寓意,都工于比兴寄托,但由于虞世南、骆宾王、李商隐的地位、遭际、情趣、理念不同,因而情貌殊异。
(3)抓住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以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为例,分析感情只能从人物的形象特点中来。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独”、“怆然而涕下”。本诗在一幅北方原野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寂寞、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可见,诗歌表达的是对封建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