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类课外修辞.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类课外修辞

10种课外修辞手法 1.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2.双关 指的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等条件,有意使一个语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同时兼有种意思,表面上说的是甲义,实际上说的是乙义;类似我们平时所说的一石三鸟、一箭双雕,即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包括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1、谐音双关 即利用词语的同音或近音条件构成的双关,例如: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2)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枝头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茅盾《雷雨前》) 例(1)利用“晴”“情”同音构成双关,例(2)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的统治已到了末日。 此外,汉语中的许多歇后语就是利用谐音双关构成的。例如: (3)老虎拉车——谁赶(敢)?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5)窗户眼吹喇叭——鸣(名)声在外。 2、语义双关 即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构成的双关,例如: (1)他(指陈毅)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小学语文《吃墨水》) (2)可是匪徒们走上几十里的大山背,他们没想到包马脚的麻袋片全烂掉在马路上,露出了他们的马脚。(曲波《林海雪原》) 3.顶针 也叫顶真,它是用上文结尾的词语作下文的开头,使语句递接紧凑而生动畅达的一种修辞方法。就好像我们经常玩儿的一种游戏“成语接龙“一样,下一个词的第一个字是第一个词的最后一个字!... 例如:1. 年卅晚,摘槟榔;槟榔香,买子姜;子姜辣……  我出了村就过了河,过了河就进了城。 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拈连(niān lián)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例子(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例子():你别看我耳朵聋,我的心并不聋啊!......例子():他飘飘然地飞了大半天,飘进土谷祠,照例应该躺下便打鼾。(鲁迅《阿Q正传》)   “飞”和“飘”都不是形容人的词语,在这里巧妙地用于描写阿Q,表现了阿Q在调戏小尼姑之后得意的心情。 6.讳饰(考试千万不敢答) 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这种手法叫做讳饰,又叫避讳。 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可以帮助说明具体情景,增强表达各种思想情感的作用。 例如: ①凤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有法儿了。你也该将一应的后事给他料理料理;冲一冲也好。尤氏道:我也暗暗地叫人预备了。就是〈那件东西〉,不得好木头,且慢慢地办着罢。(曹雪芹《红楼梦》) ②他,他在哪?石牯结结巴巴地问。在后头房里嘛。怎么,你们以为他〈去了货〉 呀!小老头笑着说:他是有名的打不死呀!天没亮他就闯进店来了;当然罗,一身都挂得稀烂……(叶蔚林《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 ③有人劝这位老倌不立继,开导他说:你有七亩好田,饱子饱药,〈百年之后〉还怕没的人〈送你还山〉?(周立波《山乡巨变》) ④他还不是为你们。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李准《不能走那条路》) ⑤成岗愉快地看着这个聪明伶俐的孩子:这孩子,太可爱了。你在这里……〈呆〉了好久了?成岗不愿对孩子说出那个可怕关字,改口说成呆了好久。我从小就在这里……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⑥今天早晨,杨德又拉王占彪去喝酒,杨德装着悲观的样子说:老弟,这是咱兄弟们说知心话哩,眼看日本人不行了,将来有个〈山高水低〉,咱们可该怎呀?王占彪也早有心思把他拉上,一块反正。于是接上说:是呀!咱们都是中国人,作这些丧良心事,弟兄们也都不愿意,趁早反正抗日立功吧!(马峰、西戎《吕梁英雄传》) ⑦老妇人见阿弟瞪着细眼凝想,同时又搔头皮,知道有下文,愕然问:他谈些什么?他看见他们〈那个〉的吗?(叶绍钧《夜》) ⑧春栓妈道:唉,我还告诉你哪,这两天街上风言风语,说小白鞋〈双身〉啦……(姜树茂《渔岛怒潮》) 上面例①那件东西是指棺材;例②中去了货是指死去了;例③百年之后是说死后,送你还山是指给你送葬;例④半截入土就是快要死了;例⑤呆是说关;例⑥山高水长是指不幸或意外的事情;例⑦那个是指枪毙;例⑧双身是指怀孕。 运用讳饰应该注意的是:该回避的就避开本意不直说,该回避的就照直说;同样一个本意,必须回避掩盖时,用什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