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师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师说

过秦论 一、通假字 1、合从缔交 从,通“纵”,合纵,战国时期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的策略 2、约从离衡 衡,通“横”,连横,战国时期秦国离间六国,各个击破的的策略 3、威振四海 4、孝公既没 5、倔起阡陌之中 6、赢粮而景从 7.百有余年矣(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古义 1、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古义:指诸侯封地(诸侯国),大夫封地(家);今义: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全国) 2、铸以为金人十二 古义: 今义:认为 3、山东豪俊虽并起而亡秦族矣 古义: 今义:指山东省 4、因河为池 古义: 今义:指一般河流 古义: 今义:池塘 5、以致天下之士 古义: 今义:连词,用在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词并释义 1、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2、内立法度 3、外连横而斗诸侯。 4、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5、会盟而谋弱秦 6、约从离衡 7、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漂,使……漂浮) 8、吞二周而亡诸侯 9、履至尊而至六合 10、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1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2、却匈奴七百余里 1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14、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15、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6、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7、序八州而朝同列 四、特殊句式 1、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2、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4、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 5、锄榎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6、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7、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8、以为桂林、象郡 9、聚之咸阳 10、委命下吏 师说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或师焉,或不焉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释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义: 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义: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古义: 今义:用不着 4、吾从而师之 古义: 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5、今之众人 古义: 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6、余嘉其能行古道 古义: 今义:古代的道路 7、小学而大遗 古义: 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三、找出下列词类活用的词并释义 1、吾从而师之 2、吾师道也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而耻学于师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6、小学而大遗 7、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8、孔子师郯子、苌弘、老聃 9、择善而从之 四、判定下列句子是何文言句式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不拘于时,学于余 5、而耻学于师 6、师不必贤于弟子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8、吾从(之)而师之 9、(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近谀(省略谓语动词) 五、一词多义 1、传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zhuàn,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2、道 (1)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3)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3、惑 (1)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3)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六、翻译下列句子 庸……乎:表反问,难道……吗,哪里……呢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高三文言文复习资料 4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