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教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课文的情感,以及小女孩儿的悲惨命运,社会的不公,从而深刻的挖掘出作品中蕴涵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隋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产生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准备:预习,不懂得生字记下来。 教学设计: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一)概括课文内容。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复述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3课《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二)板书课题。 二、感知课文,体会情感。 (一)浏览课文。 师: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小女孩一共擦亮了几次火柴?(5次) (二)小组合作,探究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在每一次擦燃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都看到了什么? (2)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从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2.小组汇报、交流。 (1)提问: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结果怎样?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 (预设: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小女孩需要用那微弱的火光来取暖。但是她开始不敢擦火柴,“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这句话说明小女孩是不敢擦火柴的,连一根也不敢,因为要靠卖火柴来维持生活,而且爸爸知道了会打她。但是“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终于”这个词可以体会到,小女孩抽出这根火柴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她实在是冷得支持不住了,鼓足了勇气,擦燃了一根火柴来取暖。) 师:她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什么? 师:当小女孩看到大火炉时,她什么心情? 老师要指导学生用低沉的语调来表现小女孩幻象破灭后的失望和痛苦。 (2)提问:小女孩第二次擦火柴的看到了什么?(一桌子食物) 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烤鹅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使学生理解到小女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她已经一整天没吃东西了,而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个饥饿难忍的小女孩是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呀!) (3)第3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为什么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 (预设:是呀,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兴奋的时刻,可以围着美丽的圣诞树跳啊唱啊,尽情地欢乐。又冷又饿地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例外。她也需要欢乐。小女孩家里一贫如洗,生活贫苦。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小女孩才渴望得到欢乐。) (4)第四次擦燃火柴。 老师导读完第8自然段后,提问:小女孩为什么第四次擦燃了火柴? (因为她想起了奶奶说的话。) 师:提问:她为什么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预设:从“她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来看,小女孩是多么孤苦可怜啊!家里只有奶奶疼爱她。在小女孩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很想念奶奶,自然在幻觉中看到了奶奶。) 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9、10自然段:把小女孩怕奶奶消失,要留住奶奶的急切心情读出来。 (5)讨论第五次擦火柴,理解重点句含义。 老师接着学生读的第10自然段导读:“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为的是——学生说出原因(要把奶奶留住)。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了一大把火柴,结果怎样? 出示重点句,理解其含义。 师:“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 (预设:小女孩是在产生幻觉的绝境中死的,仿佛是奶奶搂着她一起飞走的。小女孩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死亡才能摆脱这一切。可见小女孩十分可怜和悲惨,可见当时社会十分黑暗和不公。) 3.体会作者的合理想象。 师: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为什么? 4.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打开书,把你认为最能打动人的段落读给同桌听。 三、仿写训练,升华情感 1.是啊,小女孩形象已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里,这个悲惨的故事曾给无数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一位九岁小女孩在看完这个故事后写下了一首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出示《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学生读读,体会情感。 2.如果小女孩来到了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