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制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菌种制备

《秸秆四季栽培食用菌指南》 原种、栽培种的制作技术 一、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 原种、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方法大体相同。 ’ (一)培养基常用配方。 ‘ 1.棉子壳培养基 棉子壳88%,麸皮或米糠10%,碳酸钙2%,料水比1:(1.2—1.4)。 2.甘蔗渣培养基 甘蔗渣79%,麸皮或米糠20%,碳酸钙1%,料水比1:(1.1—1.3)。 3.稻草培养基 干稻草78%,麸皮或米糠20%,蔗糖1%,碳酸钙1%,料水比1:(1.3—1.5)。 4.玉米芯培养基 玉米芯78%,鼓皮20%,蔗糖1%,石膏粉1%,料水比1:(1.3—1.5) 5.谷粒培养基 谷粒(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玉米、谷子等)98%,碳酸钙1%,蔗糖1%,含水量50%—55%。 6.粪竿培养基 于粪草如%,款皮或米糠8%,蔗糖1%,碳酸钙1%,含水量62%。 近年来,生产上除银耳、金耳外,原种培养基多采用谷粒培养基。 (二)培养基制作方法 1.原料的预处理 稻草、玉米芯、谷粒、粪草用前均应进行处理。稻草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浸于水中24小时,捞出沥至不滴水(含水量约65%);玉米芯先碾碎成花生米大小,然后置于pH值为10—11的石灰水中浸泡12小时,捞出用清水冲洗并沥至不滴水;谷粒先放入水中浸泡(浸水时间因气温而异,一般气温高时浸16小时,气温低时浸24小时),然后捞出置沸水锅中煮沸15—20分(以谷粒煮至透心又不破皮为度),煮好后捞出沥去多余水分;粪草则是将稻草、干粪按6:4的比例堆积发酵15—20天(这期间翻堆2—3次),发酵后将其晒干备用。 2.称量配制 按配方称取原料,先将易溶物质溶形量水中,再将其他不易溶的物质进行混合,拌匀后将二者搅拌在一起,要求充分拌均匀,干湿—致;含水适中(使培养料的含水量达到60%—65%)。 3.装瓶(装袋) 原种多采用瓶装。装瓶前必须将空瓶洗干净,并且要晾干。分装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稻草培养基时,边装边震动,并用木棒压紧,使装入的培养基上下均匀一致,当装至瓶肩时,用扁钩将料面压平,并用圆锥形捣木在培养基中问扎1个洞(接种后有利于菌丝沿洞穴向下蔓延),然后用清水将瓶口内外及瓶身外鼓附的培养基洗干净,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瓶内的长度要求棉塞内不触料,外不开花)。分装谷粒培养基只需将谷粒装至瓶肩,稍震动几下瓶身即可,然后用干布将瓶口内壁抹干净,塞上棉塞,即可装锅灭菌。分装粪草培养基,要求装入的培养基上紧下松,外紧内松,且紧不可有层叠印,松不能见蜂窝眼。 栽培种多用塑料袋作为容器,塑料袋有聚丙烯塑料袋和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袋。装袋要求上下松紧一致,袋口擦净后套上塑料环,用棉花塞住袋口,最外层裹上一层牛皮纸,以防棉塞在灭菌时受潮。 4. 灭菌 原种采用高压蒸汽灭菌, 栽培种用聚丙烯塑料袋装的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用聚乙烯塑料袋装的采用常压蒸汽灭菌。 灭菌所需时间应根据灭菌方法和培养基原料而定。高压灭菌,当压力达到0.137兆帕时,以棉子壳、甘蔗渣、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保持60—90分,粪草培养基保持120分,谷粒培养基保持120分。常压灭菌,在100℃的温度下,以棉子壳、甘蔗渣、稻草、玉米芯为主料的培养基需保持10—12小时,粪草、谷粒培养基需保持12—14小时。一般停火后再闷2—3小时趁热(温度不低于60℃)出锅。 5.冷却 培养基灭菌完毕出锅后,应放在冷却室内进行冷却,准备接种。 原种是由母种扩接而成,用于扩接栽培种。接种前,首先要检查母种是否被杂菌污染或老化,标签有无错误。污染杂菌或老化的和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菌种,决不能使用;如果母种在冰箱中保藏超过3个月,则应转管培养后使用,以便提高扩接成功率。 接种时先将原种料瓶(温度降至28℃,瓶外壁擦干净)、母种、接种用具等放入经药物熏蒸消毒的接种箱,再用紫外线灯照射。接种箱经消毒后,双手伸入箱内,用75%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瓶壁、接种工具等进行消毒。待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开始进行原种的扩接,一般单一型菌丝类1管母种可转接4~6瓶原种,混合型菌丝类1管母种则仅可转接1~2瓶原种。 现将单一型菌丝类和混合型菌丝类原种的制作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单一型菌丝类原种的扩接 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进行接种,先将母种放在接种架上,再将酒精灯点燃,然后将接种刀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稍冷却后迅速伸入拔掉棉塞的母种试管内,将母种斜面切成4~5个小块(斜面上端1厘米左右的菌丝一般弃之不用)。用左手拿取料瓶,对准酒精灯火焰,用右手拔掉料瓶的棉塞,同时拿起经灼烧灭菌并稍加冷却的接种针,伸入母种试管,挑取菌块,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的无菌区将其迅速接入料瓶,塞上棉塞。这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