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炎症性肠病内镜检查和诊断标准1。
炎症性肠病的内镜检查与诊断标准解析1
2005-8-1 22:49:38 华西医院消化内科
炎症性肠病(IBD)诊断是在排除有因可查的各种肠道炎症的基础上按照诊断条件进行诊断。其中内镜检查具有重要作用,内镜诊断是诊断的关键,但是内镜表现只有相对的特异性。各种改变的组合在UC与CD诊断价值不同,值得深入探讨。此外,2000年在成都召开的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 IBD)诊断是在排除有因可查的各种肠道炎症的基础上按照诊断条件进行诊断。其中内镜检查具有重要作用,内镜诊断是诊断的关键,但是内镜表现只有相对的特异性。各种改变的组合在UC与CD诊断价值不同,值得深入探讨。此外,2000年在成都召开的炎症性肠病诊治规范的建议已公布4年,但调查发现使用推广还有待时日,因此有必要对此予以解析,以利广泛正确使用。
一 IBD的内镜表现:
正常粉红,“三文鱼”样红色(salmon pink in color)。
1.??
UC:亲和性,连续性,上升性,浅表性,区域性
CD:节段性,跳跃性,穿壁性,非对称性,直肠较少受累
2.??
弥漫性红斑,充血,水肿,血管纹模糊,接触出血。
Wet sandpeper, map-like, bear-claw ulcer
糜烂或溃疡246/468(50.6%)
3.??
Pouched-out ulcer, skip lession, FAE, Aphthoid ulcer
纵行溃疡,裂沟,卵石征,肠腔狭窄,肛门病变。
4.??
UC:连续性病变:颗粒改变,血管网纹消失,特殊的溃疡,糜烂,直肠受累,敏感性高而特异性低。
CD:非连续性病变:铺路石征,散在不规则溃疡;直肠正常,肛门病变,特异性高而敏感性低。
5.??
Truelove 分级
级别
内镜表现
I
接触性出血,水肿,有时粘液或脓液附着
Ⅱ
粘膜易脆,点状出血,黄或绿色脓液,拭去见溃疡
Ⅲ
黏膜水肿明显,脓血性渗出,溃疡大而深
?
Baron分级
级别
内镜表现
Ⅰ
血管纹理清晰可见
Ⅱ
粘膜粗糙,不正常
Ⅲ
粘膜接触性出血
Ⅳ
自发性或接触性出血严重
Ⅴ
自发性出血伴明显溃疡形成
缓解期:粘膜萎缩,瘢痕,假息肉,黏膜桥加上活动期改变较具特征性
二 IBD内镜诊断的价值:较X线直观,敏感,特异。
1.??
鉴别的内容:感染性结肠炎:UC待诊有1/3实为感染。尚应与肿瘤:恶淋,癌肿;缺血性结肠炎;胶原性、淋巴细胞性结肠炎鉴别。
表1 内镜检查的正确性(pera)
内镜诊断
最后诊断
Crohn病
溃结
其他
总例数
正确诊断
136
258
-
394(89)
未诊断
13
17
-
30(7)
内镜误诊
7
5
6
18(4)
表2 内镜检查对IB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内镜特征
敏感性(%)
特异性(%)
CD
?
?
非连续性病变
55
99
卵石症
34
96
溃疡:口疮样、匐行状、裂状
65
84
溃疡深、大
48
88
肛周病变
15
100
UC
?
?
连续性病变
99
55
颗粒状
88
72
血管模糊
91
51
溃疡:糜烂或微小溃疡
67
87
直肠病变
92
43
?
2.确定病变部位和范围:结合组织学更准确,较X线定范围更准确。
3.判断疾病的活动性(DAI)和严重度(GELS或EIS)。
4.评价药物疗效。
5.监视癌变:
UC * 年轻患者20岁、病程10年以上、广泛或全结肠受累。
* 伴粘膜ATP,重度ATP属癌前病变。
* 间隔3 – 12月不等。
6.应用基础科研及新技术:色素内镜、粘膜特殊染色、酶学检查、TB的PCR及其他分子诊断等。新技术:放大内镜:使用调焦装置,放大70 – 100倍,起到显微内镜作用。
色素内镜:美蓝染色,刚果红、靛胭脂染色等使病变对比更清晰,
肿瘤与异型增生一般不着色。
激光激发的荧光分光镜(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共聚焦光学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对粘膜组织功能和断面研究有利。
自体荧光内镜:显示异型增生或癌变。
三 UC诊断标准解析:
1.诊断标准 1978年、199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曾先后两次制定了UC的诊断标准,2000年10月成都召开的全国炎症性肠病学术会议对标准多年实施情况进行认真讨论,并结合国内外进展进行了修改,作为一种诊断规范的建议于2001年发表。
(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血性腹泻是UC标志性症状,起病方式各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