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中西医诊治及中医护理—培训课件.pptVIP

眩晕的中西医诊治及中医护理—培训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重点用一指禅推法或双手拇指或中指揉按前额的印堂、神庭、阳白、及眼眶周围的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承泣、四白、瞳子髎,反复3-6遍。选穴要准,手法力量由轻逐渐加重,以酸胀舒适为度,频率不宜太快。再分抹前额和眼眶,从内向外抹至太阳穴。 (3)大鱼际揉摩前额,从印堂至太阳穴(左右相同),往返操作10遍左右。使患者前额有微微发热的舒适感为佳。 (4)双手拇指按揉头部,从印堂向后至风府穴,从两侧太阳穴向后至风池穴反复揉按3-5分钟,头顶力量可重些,两侧宜轻;再嘱患者改端坐位,施术者站在患者后方,从前发际开始到后发际处用五指拿顶(拿五经法),反复操作6-9遍,以醒神开窍。 (5)一手掌扶前额,另一手的拇、中指按揉两侧的风池穴,以酸胀为度。 (6)再用扫散法、拿五经法,缓慢从前发际向后至风池穴,从风池穴捏拿颈项肌至颈项根部,反复6-9遍。 (7)双手拇指用较重手法拿肩井,按揉大椎、肺俞,各0.5分钟,使肩井部有酸胀舒适感为佳。 (8)再叩击、拍打颈肩背部,再推擦大椎及背部膀胱经至发热为度,最后双手指捏拿肩井,稍用力以酸胀为度。      * * 情志护理 眩晕患者多表现为多虑、忧郁、急躁、易怒。护士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性格、知识水平、职业,掌握患者不同心理状态,针对性给予安慰、开导、教导,消除其焦虑心理,使其了解七情过激可诱发本病,从而自觉控制情绪,保持心境平和、心情舒畅。 一般护理 1.要注意休息起居:病室保持安静,光线适宜,避免噪声。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 2. 轻症适当活动,避免过劳,眩晕发作时可闭目养神,重症者宜卧床休息,减少头部转动,坐椅、床铺避免晃动。症状缓解后方可下床活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缓慢,避免深低头、旋转等动作,动作应缓慢,防止起立行走跌倒。做到?三个“一分钟”:即人醒来后在床上躺一分钟;起床之后在床头靠一分钟;起床后双腿下垂等一分钟。 3.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要注意保暖。 4.眩晕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 5 .要进行饮食调养  眩晕症病人的饮食应以富有营养和新鲜清淡为原则,可应用食物疗法。眩晕由贫血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 6.嘱患者戒烟戒酒;遵医嘱坚持进行病因治疗及前庭康复治疗;眩晕发作频繁者,应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诱发因素、伴发症状及血压等变化。 2.每天监测体温、血压、心率、舌苔、脉象。 3.出现头痛剧烈、呕吐、视物模糊、语音涩、肢体麻木或行动不便、血压持续上升时,应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4. 给药护理:向患者讲解服用中药的方法,中药汤剂宜温服,一般一剂中药日服2次,两次服药间隔时间4~6小时。喂药时注意尽量采取坐位,避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观察药后效果及反应。???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脏腑 眩晕-兼头胀痛,面潮红---- --兼纳呆,乏力,面色苍白-- --兼纳呆,呕恶,头重,耳鸣-- --兼腰酸腿软,耳鸣如蝉---- 肝阳上亢 脾虚气血不足 肾虚 脾虚痰浊 【辨证论治】 2、辨虚实 虚:久病、体虚、体倦乏力、耳鸣 实:新病、体壮、呕恶头胀,面赤   虚多实少,虚实夹杂 3、辨标本   本:肝肾阴虚,气血两虚   标:风、火、痰、瘀。 (二)治疗要点       治疗原则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补-----气血阴阳   泻-----火痰瘀 【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 (三)分证论治 1、肝肾阴虚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晕目眩、耳鸣如蝉、日久不愈; ②兼次症: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酸膝软,心烦口干,少寐多梦; ③舌象:舌红、有裂纹,苔薄或苔少; ④脉象:脉细数或弦细。 【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 (2)治法:滋补肝肾,养阴填精。 (3)方药:左归丸。 杞子、熟地、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滋养肝肾; 鹿角霜:助肾气; 牛膝:引药入肾; 龟板:滋阴降火,补肾壮骨。 【辨证论治】 肝肾阴虚 (4)临床应用: 阴虚内热:知母、黄柏、丹皮、鳖甲; 心肾不交:酸枣仁、柏子仁、阿胶、鸡子黄; 肺肾阴虚:沙参、麦冬、玉竹 肝阳上亢:镇肝熄风汤加减。 辨证施护-肝肾阴虚 护理:①发病时静卧休息,舒适体位。 ②饮食,偏阴虚者,可食甲鱼、银耳、百合、海参、淡菜等清补之品;忌食海腥、羊肉、辛辣食物;偏阳虚者,可食羊肉、狗肉、胡桃肉等温补之品。可予杜仲、枸杞子煎水代茶饮,以补益肝肾。 ③平时应加强适当的锻炼,以增强体质,如做呼吸操、散步、打太极拳等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邪能力。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