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雷雨春

雷雨春:两年后玉米自走机将遍及全国 本站编辑:deng ?????? 发布时间:2009-7-21 14:49:55 ? ???? 本刊记者 王跃生/文 见到他的时候,是在一块金黄色的麦田地里。   烈日当空,地上像下了火似的,那份酷热还真是让人禁受不起。站在地头,当轰鸣声响起,标识显著的“中国收获”谷物联合收割机快速地将一排排熟透了的麦子吸进肚子里时,扬起的草尘扑面而来,刹那间,头发上、脸部、身上的衣服表面,便全部蒙上一层灰色和草屑。   他的肩部和背部,一件蓝色的体恤衫上草屑和灰尘更为明显。沐浴了太多阳光而变得黝黑的皮肤,专注的眼睛盯着自己的收获机械在田地里忙碌,然后用自信的语气向我介绍着眼前的洛阳中收的新产品,那份不加掩饰的自豪让人肃然起敬。这就是本期第一访谈走进的人物,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中收”)的总经理雷雨春。   2006年,洛阳中收在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工业园区奠基。当年产销仅60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到了2007年,产销达440台。2008年,数字暴涨为719台。这个数量占了全国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市场的50%左右。   强劲的市场表现,又让人似乎看到了当年中国收获新疆-2辉煌时期的影子。   《农机市场》:国机集团投资成立洛阳中收后,一拖又加入了国机。但洛阳中收的产品和一拖在收获机械方面是有重复的,国机如何协调和整合两者的产品冲突?目前在市场的开拓上,洛阳中收和一拖是竞争对手各自为战,还是兄弟关系互助共进呢?   雷雨春:肯定要调整,但具体的方案还没有出台,至少我目前还没有看到。   洛阳中收的主要产品玉米收获机,一拖目前做的并不多。至于一拖的拖拉机、工程机械等其他产品,洛阳中收不会做,所以目前还谈不上竞争,今后我们之间的产品也不会有冲突。   《农机市场》:国内的不少企业和科研院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自走式玉米收割机的技术研发和改造。您认为目前我国的自走式玉米收割机技术成熟吗?   雷雨春:现在的小麦收割机你说他成熟吗?为什么许多厂家还要举行服务启动仪式,派大队人马投入到“三夏”服务中去?从这点看意味着好像小麦收割机的技术也不成熟。其实不然,大家都知道小麦收割机早就很成熟了。全国小麦的机收水平已经超过了80%。   可是目前还有很多人、有媒体都说玉米收获机不成熟。可我认为玉米收获机已经成熟了,只是某些地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品质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去年,洛阳中收的产品仅在黑龙江北大荒集团就销售了109台。单季每台平均作业2250亩,而小麦收割机的一个作业季节也就是平均1500亩~2000亩而已。事实上,这已经证明了自走式玉米收割机的技术是成熟的。   《农机市场》:据了解,不少自走式玉米收割机曾遇到退换货的尴尬,其实问题还在于产品的可靠性不高。你怎么看?   雷雨春:如果说前几年的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可靠性不高,我赞同。这两年,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广,企业不断升级改造完善,产品的可靠性已经达到了一个可以让消费者满意的水平。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客观地讲,并不单单是产品的问题。   第一,农机和农艺不相适应,是造成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可靠性打折扣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的玉米种植,行距从30公分到70公分不等,各地种植模式差异化极为明显,有平种,还有垄作,大大降低了玉米收割机的作业质量和效率。机器行走快了,就会将错行的玉米挤倒,否则就只能减慢行走速度降低作业效率。国际上像克拉斯、约翰迪尔等先进的玉米收割机为什么不敢轻易进入中国市场,就是因为农机和农艺的矛盾太过突出。而在国外的许多市场,玉米从种到收的行距都是统一的。   第二,从购买玉米收割机的客户资料看,大多数都是农村里有一定实力和经济基础的人,他们是投资者,并非玉米收割机的实际操作者,既不懂驾驶操控的技术,也不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企业在进行培训的时候,来的基本上都是机主,培训时不好好学习掌握技术,培训完后,等到作业季节来临时就雇人,一旦有问题,就打电话直接向企业要售后服务,等我们的人员赶到后,发现许多机手并非实际受培训的人员。这样,就是不该发生的问题也会发生,靠正确的操作和科学的维护保养来保障的可靠性,便不复存在。 但是过了“三包”期后的第二年,这种要求企业保姆式的服务就会发生很大转变,大多数故障和问题他们都能自己解决,而很少要求企业提供服务了。   所以,产品出了问题,不能将责任全部归在企业的身上,也不能就此说玉米收割机的可靠性不高。得容忍企业有这个过程。小麦收割机推出的前几年,也是逐步完善的。   《农机市场》:可以放心地推广吗?   雷雨春:2006年,洛阳中收销售了60台,2007年440台,2008年产销719台。这说明洛阳中收制造的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是可以放心推广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在的玉米收获机就没有任何问题。2007年的44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