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 [问题] ? 为什么服用本类药物时需大量饮水,必要时同服NaHCO3? ? 为什么不能和酸性药物同服? ? 为什么复方新诺明比单用SMZ药效好? ? 磺胺类药物是人类最早用于治疗全身性感染的人工合成抗菌药。 ? 自20世纪30年代问世以来,曾在控制细菌性感染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 ? 40年代以后,由于各种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及喹诺酮类药物陆续出现,使磺胺药的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 60年代发现甲氧苄氨嘧啶(TMP)能明显增强磺胺药的抗菌作用,此后该药的临床地位才逐渐有所改善。 [基本结构] 磺胺类药物的基本母核是对氨基苯磺酰胺,其结构分为三部分:氨基,苯环,磺酰胺基? [作用机制及特点] L-谷氨酸+ PABA+ 二氢喋啶 二氢叶酸合成酶(磺胺类) 二氢叶酸 二氢叶酸还原酶(TMP) 四氢叶酸 活化 前体 活化型四氢叶酸 嘌呤、嘧啶 . PABA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比药物强10000倍,须用足够剂量和疗程。 脓液中坏死组织中含有大量的PABA,故应清创;局麻药普鲁卡因代谢产生PABA,故不宜合用。 人体能直接摄取外源性叶酸,故其代谢不受磺胺类药的干扰。 磺胺米隆(SML)的抑菌作用不受PABA影响,主要外用于绿脓杆菌等创伤感染。 需自行合成叶酸的细菌受磺胺药的抑制,不需叶酸或可直接利用叶酸的细菌不敏感。 [耐药性] 细菌对磺胺类较易产生耐药性,尤其在药量不足,用法不规则或疗程过久时更易产生。 产生耐药性原因,可能与细菌改变代谢途径有关。在各类细菌中,较易产生耐药性的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肺炎球菌等。 各种磺胺药之间有交叉耐药性。耐药性产生后使疗效降低,与甲氧苄氨嘧啶(TMP)合用可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4 排泄 肠道难吸收类磺胺主要随粪便排出,如SASP主要用于肠道感染。而易吸收类则主要经肾排出,以原形排泄者,适用于泌尿道感染,如SIZ等。 甲氧苄氨嘧啶(TMP)本节重点: ? 与磺胺类药物使用的增效作用 (双重阻断作用) ? 抗菌作用及机理 TMP为广谱抗菌剂,抗菌谱与磺胺药相似而作用更强。 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的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的合成。如与磺胺类合用,则细菌的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可增强数倍乃至数百倍,也扩大了抗菌谱,甚至出现杀菌作用,故TMP又称磺胺增效剂。也有报道TMP能增强多种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也称抗菌增效剂。单独使用TMP时细菌易产生耐药性。 磺胺类药物 本节重点: ? 作用原理 ? 抗菌谱 ? 体内过程(吸收、分布、转化代谢、排泄) ? 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 常用药物 SD SIZ SMZ 硝基呋喃类药物 ? 合成抗菌药,包括呋喃妥因、呋喃唑酮及呋喃西林。 ? 抗菌谱广,体外对G+和G-细菌都有杀菌作用,但对绿脓杆菌效力差。常用泌尿道、肠道感染及体外消毒,不适用于全身感染。 呋喃唑酮 (furazolidone,痢特灵) ?口服后很少吸收,胃肠道内浓度高。 ?主要用于菌痢、肠炎等消化道感染的治疗。 ?不良反应与呋喃妥因相似,但轻而少见。 小檗碱(berberine,黄连素) ? 黄连、黄柏或三棵针等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 口服用于治疗胃肠炎;外用治疗疥疮、湿疹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对幽门螺杆菌也有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节重点: ? 呋喃妥因 ? 呋喃唑酮 ? 不良反应和临床应用 * * [抗菌谱] 抗菌谱广,对多种G+和G-均有抑制作用。 ? G+:高度敏感的有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中度敏感的有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等。 ? G-:高度敏感的有脑 淋 鼠 流感;其次为大 痢 变 布 肺、 霍乱弧菌 、沙眼衣原体也较敏感。 ? SML与SD-Ag对绿脓杆菌有效。 ? 对立克次体、病毒、支原体、螺旋体无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