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冬季养生保健指导技术总结.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冬季养生保健指导 养生的概念 养:护养、保养、调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养护生命 中医养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以自我调摄为主要手段,以推迟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多种保健方法的综合。 冬季应该养什么? 应该怎么养生呢? 冬季特点 冬季,是一年四季之一,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6 个节气。 冬季,天寒地冻,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对此,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防寒保暖。 冬季养生的原则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黄帝内经》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气。” 冬季应顺应自然规律 (1)晨炼要点——“必待日光” (2)心态要求——“若有所得” (3)饮食安排——“去寒就温” (4)适量运动——“无泄皮肤” (5)应时调摄——“补益肾元” “冬季养生” 的要领 养生之要:勿扰乎阳。 贵在:养藏、固精、益肾。 中医养生的内容 起居养生 情志养生 饮食养生 运动养生 药物养生 一、起居养生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圻,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在寒冷的冬季里,不应当扰动阳气,因此,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利阳气潜藏,阴精积蓄。 起居原则: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去寒就温,无泄皮肤 温水刷牙   医学专家对牙齿生态的调查显示,人的牙齿在35-36.5摄氏度的口腔温度下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若经常给牙齿以骤冷骤热的刺激,长久会引起牙髓出血和痉挛,甚至导致牙周炎、牙龈炎等病症。因此用35摄氏度左右的温水含漱,有利牙齿健康,还利于清除齿缝内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达到护牙洁齿、减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冷水洗脸   冬天,面部皮肤由于气温低的刺激,毛细血管呈收缩状态。用热水洗脸,当时会感觉温暖,一旦热量散失,毛细血管又恢复原状,这样一涨一缩,易使面部皮肤产生皱纹。而晨起用冷水洗脸,顿时就有头清眼明的感觉。冷水的刺激既能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又可增强皮肤弹性。其冬令保健作用还在于:增强机体御寒能力,预防感冒、鼻炎,对神经衰弱的神经性头痛者亦有益。当然,冷水温度不能太低,以略高于10摄氏度为宜。    热水泡脚      睡前用55-70摄氏度的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冻疮、足部静脉曲张的患者。 冬保三暖   头暖 头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会收缩,头部肌肉会紧张,易引起头痛、感冒,甚至会造成胃肠不适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过背部的穴位影响局部肌肉或传入内脏,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酸背痛外,背部受凉还可通过颈椎、腰椎影响上下肢肌肉及关节、内脏,促发各种不适。   脚暖 一旦脚部受寒后,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后果是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防烫伤   盥洗烫伤:寒冷时,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缩,温度较低,尤其是刚从室外归来时。此时突然用热水盥洗,热量不能及时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烫伤,最终会因受烫伤皮肤血液循环变差而诱发冻疮。   被窝烫伤:偏瘫、截瘫、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发生烫伤,他们的肢体皮肤感觉迟钝,不知闪避,因此他们在睡觉时用热水袋、电热毯要控制好温度,家人要多留心观察他们的皮肤改变。   取暖器烫伤:电炉、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属部位在使用时温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动迟缓,手脚接触时容易烫伤,家属还须多加照看,注意安全。 睡眠 《黄帝内经》中指出, “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冬季要保证足够的睡眠,做到早睡晚起。这个“晚”是说要以太阳升起为度,即所谓“必待日光”,并非懒床不起。早睡可以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晚起可以养护阴气。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二、情志调养 为了保证冬令阳气伏藏的正常生理不受干扰,首先要求精神安静。为此, 《黄帝内经》“冬三月,此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之说。意思是欲求精神安静,必须控制情志活动。则“勿扰乎阳”, 养精蓄锐,有利于来春的阳气萌生。 这正如《黄帝内经》里所说: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躁则消之,静则神藏” 由此可见,冬季要做到精神安静,神要藏于内。 要使“神藏于内”,首先要加强道德修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