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凤凰全程直击:“习马会”亮相狮城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于11月7日在新加坡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后海峡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陪都重庆民众庆祝抗战胜利 武汉人民欢庆抗战胜利 上海庆祝抗战胜利 台湾庆祝抗战胜利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 —1945年8月《新华日报》读者来信 一、背景 人民反对内战,渴望和平 蒋介石给毛泽东的第二封电报(节选) 毛泽东先生勋鉴: 来电诵悉┅ ┅大战方告终,内争不容再有。探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 ┅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 蒋中正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日 美军在塘沽登陆 美军教官帮助 训练国民党军 美国飞机空运国民党军队到内战前线 美国援助国民 党的军事装备 战争的阴云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1) 蒋介石内战的意图昭然若揭,为什么还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打着什么如意算盘? 想一想 毛泽东如果去了: 如果不去: 赢得部署内战的时间 就可以制造舆论,欺骗人民,宣称共产党拒绝和谈,为其发动内战找到借口。 (2)蒋介石三次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当时的情况下,毛泽东该怎么办?这在中共内部引起争论,设想一下可能会出现几种观点并说出理由 。 因为这是一场“鸿门宴”,毛泽东前去是有危险的 不同意去: 同意去: 为中华民族的利益,争取和平民主;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毛泽东明知到重庆谈判有危险,也明知蒋介石没有诚意,为什么还要毅然到重庆谈判? 毛泽东同志给蒋介石的第三封复电(节选) 重庆 蒋委员长勋鉴: ┅ ┅鄙人亟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之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 毛泽东敬 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四 重庆谈判最大的成果是什么? 毛泽东与蒋介石在重庆 《双十协定》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双十协定》原稿影印件 还有哪两大问题没能达成协议? 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双十协定》签订后,蒋介石要再发动内战,就处于政治上的被动地位。 重庆谈判有何历史意义? 中原解放区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 1、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 二、全 面内 战 的 爆 发 比较项目 国民党 共产党 军队 430万 120万 武器装备 飞机、大炮、坦克 小米加步枪 国土占有 ?强(大城市) ?弱(小城镇) 人口拥有 3亿多 1.3亿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粉碎全面进攻 策略: 1、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 2、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式 歼敌情况 1946.7—1947.2,共歼敌71万 蒋介石不得不放弃全面进攻的方式 陕 北 山 东 全面进攻失败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什么地方? 人民解放军是怎样粉碎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 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彭德怀采用蘑菇战术的运动战术 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战场主要在解放区内,战略上,敌人进攻,我方防守。属于战略防御阶段。由于我军在正确作战方针指导下,大量歼灭敌军,粉碎了敌军的进攻。战争形势的变化,使人民解放军具备了转向全国性战略反攻的条件。 130 万人 430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373 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95 万人 1947年夏 战略反攻时机成熟 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1947年6月,刘邓大军主力夜渡黄河 渡过黄泛区 挺进大别山区,建立鄂豫皖解放区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意义? 大 别 山 刘邓 大军 陈赓 兵团 陈粟 大军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1、三路大军互为犄角,钳制中原,威胁南京和武汉。 2、三路大军挺进中原,迫使国民党军队在战略上转为守势,是人民解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