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电等离子1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放电等离子12

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 制备NdFeB磁性材料 本组成员: 无机10-2班 刘明 1001130518 刘明伟 1001130519 李义强 1001130515 基本内容 1、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NdFeB磁性材料的基本 概况。 2、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NdFeB磁性材料的制备。 3、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NdFeB磁性材料的应用。 4、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NdFeB磁性材料的发展 前景。 5、参考资料。 1、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NdFeB磁性材料的基本概况。 “放电等离子烧结”(Spark Plasma Sintering, SPS)又称“等离子活化烧结”(Plasma Activated Sintering, PAS),是1990年代出现的材料制备新技术之一。它是利用脉冲大电流直接施加于模具和样品上,产生体加热(如图1所示),使被烧结样品快速升温;同时,脉冲电流引起颗粒间的放电效应,可净化颗粒表面,实现快速烧结,有效地抑制颗粒长大。传统的热压烧结主要是由通电产生的焦耳热(I2R)和加压造成的塑性变形这两个因素来促使烧结过程的进行。而 SPS 过程除了上述作用外,在压实颗粒样品上施加了由特殊电源产生的直流脉冲电流, 并有效利用在粉体颗粒间放电所产生的自身发热作用。 。 钕铁硼(NdFeB)永磁材料因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和高性价比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讯、自动化、航空航天、交通、医疗等等各领域。 目前制备大块 NdFeB 永磁体的方法主要分为烧结磁体和粘结磁体。烧结磁体烧结温度高,晶粒长大明显,晶粒大小分布不均且容易腐蚀。粘结磁体由于含有非磁性相,磁性能较低。放电等离子火花烧结是目前一种比较新型的烧结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电极通入直流脉冲电流瞬时产生的焦耳热使颗粒表面活化, 在加压的同时实现烧结。 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烧结温度低, 升温速度快,可以获得晶粒细小、分布均匀的优异显微组织结构,从而提高耐腐蚀性和磁性能。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具有加热快、烧结温度低和时间短的特点, 可以有效抑制Nd-Fe-B磁体在烧结过程中的晶粒长大采用 SPS 技术制备的Nd-Fe-B 磁体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结构, 使磁体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目前, 采用 SPS 技术制备Nd-Fe-B 磁体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采用球磨/气流磨制粉、取向压型, 然后放电等离子烧结获得各向异性的 Nd-Fe-B 磁体; 另一种是利用快淬带破碎制粉、预压成型、放电等离子烧结得到各向同性的 Nd-Fe-B磁体, 然后把磁体经过热变形得到各向异性的Nd-Fe-B 磁体. 2.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NdFeB磁性材料的制备 在感应炉中高纯 A r 保护气氛下,将名义成分为 N d 12 Pr2 D y 2 FebalAl1Nb0.3C u 0.2B6 的合金熔炼成锭,利用快淬技术制成厚带,氢破碎后经气流磨制成颗粒直径为几微米的粉末,将其放入石墨模具中进行磁场取向和预压后,进行 SPS 烧结.结设备采用 SPS 3.2 0一MK 一V 型烧结系统.同时采用传统烧结技术将合金粉末进行烧结.实验工艺参考文献.烧结后的磁体利用B 一H 永磁回线仪测量其磁性能;利用扫描电镜 S E M 观察了磁体的显微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利用电子能谱分析 了磁体的成分.分别利用高压釜实验( 2 0 0k P a ,1 2 1 ℃ )和高温氧化实验(干燥空气,20 0 ℃ )测试了磁体的耐腐蚀和抗氧化性能;磁体的力学性能用冲击韧性来衡量;利用阿基米德法测量磁体的密度. 上图为压力 50MPa、保温 5min、不同 SPS 烧结温度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组织。可以看出,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磁体的形貌结构有明显的变化,650℃烧结样品颗粒边界并不明显,晶粒细小,均匀分布。当烧结温度达到 700℃以上时,磁体显微组织中出现明显的分区,包括细晶区和粗晶区。这是由于放电等离子火花烧结是一种通过在颗粒表 面产生大量焦耳热来使颗粒表面活化, 在颗粒边界的晶粒首先长大,而颗粒内部晶粒基本保持不变。因此,图 中b、c、d 中的粗晶区对应于相邻粉末的边界区,细晶区对应于粉末内部的细晶区。研究发现,随烧结温度升高,颗粒边界的粗晶区由 700℃烧结的~4μm 长大到 800℃烧结的~10μm,细晶区的宽度由 700℃烧结的~30μm 减小到 800℃烧结的 ~15μm。 SPS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