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犯罪的客观要件(二)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行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有如下问题: 1、为什么先行行为会引起救助的义务? 2、先行行为是否包括一切性质的行为?合法的与违法的?案例:被告人A与朋友M及被害人E原本都呆在一个小酒馆中,其间M与E因讨论某事而起争执,E愤怒地离开并扬言回来再找M算帐。随后E拿着一把大的切面包的刀子,埋伏在酒馆外等候M。待A与M离开酒馆时,E突然跳出来,用刀将M的头砍伤,M大声求救并狂奔逃命,E持刀紧追不舍。A闻讯赶来帮助M,E则不再追赶M,转而持刀向攻击。A在遭攻击时,向E猛踢一脚,E受力刀子掉在地上,两人随即打斗在地。 A抓住机会拿起刀子便向E的右手臂刺了一刀,伤口很深致使E的右手臂几乎断裂。A 在刺伤E之后,虽然A应该认识到E已经被他打倒,深受重伤而丧失攻击力,A已经无再被攻击的危险,但是A仍继续向E的腿部刺了至少四刀。此时,原本逃开的M折返回来,看到E一动不动、浑身是血地躺在地上。A此时意识到情况不妙,向M大声喊“赶快溜”,两人便跑向A的车子开车就走。案发地点人烟稀少,而又是下雨的深夜,A没有给与受伤的E及时的帮助,反而是立即逃离。E后来经由他人送医院急救,但是因为右臂断裂以及多处伤口引起大量的出血,最后E由于失血过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德国两个著名的“劝酒案”: 酒馆老板因为劝酒致使驾驶者喝了过量的酒而处于完全无驾驶能力的状态,驾驶者在这种情况下驾车离去,但是酒馆老板没有阻止。后来驾驶者在驾车的过程中因为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受到重伤。德国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倘若酒店的老板能够阻止时,对于该驾驶者要进行驾驶的行为他就必须加以阻止,否则就构成不作为而对驾驶者尔后的受伤结果负起过失致人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酒馆老板与三名客人一起畅饮威士忌酒,当三名客人在凌晨三点打算驾车离去时,酒馆老板认识到这三个人应有不能安全驾驶的情况,因而劝他们搭计程车。但这三人没有听从酒馆老板的建议,仍驾车而去,随即就发生撞车事故,车上两人受伤。 对于这个案子,地方法院以前一个联邦最高法院的“劝酒案”为依据,认为该案中,酒馆老板应依不纯正不作为犯负过失伤害的刑事责任。但德国联邦最高法院采取了不同于先前判决的立场,认为酒馆老板的劝酒行为是一个社会常见且容许的行为,究竟酒馆的老板应否负起刑事责任的判断基准在于,客人饮酒过量明显达到极高的程度处于明显的无责任能力的状态时,酒馆的老板才适用先行行为类型的保证人地位。 在我们国家劝酒是否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3、犯罪行为能否成立先行行为? 4、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后的救助义务问题? 7、实质的作为义务理论 (1)较密切之社会秩序; (2)事先存在之密切关系; (3)公共福祉与社会角色 推荐文章:许玉秀:《论西德刑法上保证人地位之实质化运动》,载《主观与客观之间》。个人出版。 8、等置理论的乌托邦 (1)错误的基石:结构上的差异; (2)不可能等置: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3)不必要相等:规范意义上的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构成要件原本就包含了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的类型。 9、持有的性质:持有的规范目的是禁止持有还是应该上缴 (1)、作为说; (2)、不作为说; (3)、独立行为说。 第四款 行为对象 注意行为对象与法益的关系; 注意行为对象与犯罪组成之物的关系。 第五款 结果 一、概念 结果是行为给法益所保护的法益造成现实侵害事实与现实危险状态。 二、特征: 1、因果性; 2、侵害性与危险性; 3、现实性; 4、多样性,包括非物质性的结果。 三、危险犯: 1、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 2、行为犯存否的必要? 四、结果与犯罪的分类 1、行为犯与结果犯 行为犯与结果犯的区别在于行为终了与结果发生之间是否具有时间上的间隔。结果犯的终了与结果发生之间具有时间上的间隔,行为犯则没有。这种理论值得推敲。张三开枪一枪打死李四,行为终了,结果也当时发生。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行为犯的既遂不要求出现具体的犯罪结果,也不要求具体的危险状态,对法益一种抽象的危险即为已足。 2、结果加重犯 是指法律规定的一个犯罪行为(基本犯罪),由于发生了严重结果而加重其法定刑的情况。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抢劫致人死亡等。构成: (1)实施基本的犯罪行为,但是造成了加重结果;打击错误或认识错误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成立结果加重犯。 (2)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甲强奸乙,后来乙自杀,是否结果加重犯?甲放火,消防队员正常灭火,而牺牲,是否结果加重犯? (3)对基本犯罪具有故意或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有过失。 (4)刑法规定了加重的法定刑。 3、即成犯、状态犯与继续犯。 即成犯:一旦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犯罪便同时终了,犯罪终了,法益就同时消灭。故意杀人罪。 状态犯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