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理资讯系统在工程与管理之应用.PDF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理资讯系统在工程与管理之应用

地理資訊系統在工程與管理之應用 黃南輝 亞新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繼 80 年代個人電腦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第二次產業革命之後,90 年代網際網 路的風行又將資訊科技推向了另一個高潮。網際網路不但無遠弗屆、縮短了人與 人的距離,而且穿州越府,毫無阻礙。電腦科技給人們帶來無比的方便,促進了 各行各業的突飛猛進,但也加速了弱肉強食、汰舊換新的激烈競爭。在這動盪的 時代,工程界自然也應急起直追,迎頭趕上,體質不良,競爭力不足的公司在物 競天擇的環境中難免遭到淘汰的命運。但是坦白來講,工程界在電腦科技的應用 上,似乎遠落在人後,不但不能與電子業相提並論,與其他行業,如銀行業、航 空業、物流、房屋仲介等相比亦瞠乎其後。以工程界人才之盛,年產值之大,理 應不致如此,其原因值得三思。這或許與營造業長期的不景氣有觀,由於前景看 淡,業者自然對研發工作興趣缺缺。工程界中之主流:營造業一向被視為帶動經 濟的火車頭,景氣之復蘇有賴政府大力推動基礎建設,但是進入 WTO 之日不遠, 如果營造業的競爭力不能提升,即使政府能大量投資,也只有將市場拱手讓與外 人,面對跨國公司之競爭,國內營造業更應急起直追,加速自動化,立足台灣, 放眼世界,在國際間一爭短長。 由於資訊系統的建置不需龐大的投資,而其效果可以立竿見影,及時顯現, 而且其成果可以為廣大使用者共享,有加乘效應,所以營建自動化應以地理資訊 系統之建立做為第一要務。在這方面,從業同仁的努力固然重要,但也需要政府 的積極鼓勵與推動,尤其是資訊之整合尤其需要政府的介入,制定規格,使大家 有所遵循。否則可能各行其是,不但力量分散,更難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遠在 20 年前,政府即已經瞭解到資訊系統是基礎建設中相當重要的一環, 因此積極推動『國土資訊系統』,可是受限於人力、物力以及軟硬體,成果不如 預期。但在今日,無論是在硬體方面或者是在軟體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而工 程界中電腦人才濟濟,推動國土資訊的建置時機已經成熟。而事實上,近年來, 各級政府也陸續推出多個大型資料庫的建置,也有實際的應用。相信在這次研討 會中幾位先進對地理資訊系統會作明確的定義,也會對目前在進行中的大型計畫 作詳盡的介紹,在下無意班門弄斧,謹在此將親身所參與的幾項有關地理資訊系 統之計畫,作簡單的介紹,也拋磚引玉,就教於諸先進,以求寸進。 1 1. 地理資訊系統在環境地質與山坡地管理方面之應用 臺灣全島面積約為 3,600,000 公頃中,標高在 100 公尺以上的地區佔 67.24% ,如果再將全台標高未滿100 公尺但平均坡度超過 5%的坡地納入,則合 計山坡地的總面積高達 2,650,000 公頃。如何善加利用坡地攸關國家之長期經濟 發展,尤其是在人口不斷成長,而平地有限的情形下,山坡地的開發勢在必行, 別無選擇。但是坡地的不當開發,將會帶來浩劫。民國 85 年的賀伯颱風肆虐, 損失在新台幣百億以上,好幾個村莊都被土石流淹沒,而 86 年的溫妮颱風過境 所造成的林肯大郡慘劇相信人們記憶猶新,這些重大災情直接或間接地與山坡地 的不當開發有關。台灣處於颱風慣常所經路徑之上,颱風的威脅是可預見的,今 年就有 9 個颱風侵台,其中的納莉颱風所帶來的雨量更是破了歷史紀錄,所以山 坡地的保育更是迫不容緩。 有鑒於山坡地保育與利用之重要性,前省政府建設廳﹝現內政部營建署中區 辦公室﹞自民國八十六年起即積極推動 『區域國土開發保育防災基本資料建立與 分析 - 山坡地之地質環境研究計畫』,歷經三年,已有具體成果,可用為建立山 坡安全制度的基礎。目前本計畫僅針對島內可資利用的坡地進行分析與評估。扣 除國有林班地、試驗用林地及保安林地等地區,全島有 973,730 公頃是可供開發 利用的坡地,即所謂『法定山坡地』,此法定山坡地即為本計畫之研究範圍。應 注意的是,由於本計畫之圖資之比例尺相當於二萬五千分之一,此精度不足以作 為申請山坡地開發之用。欲申請開發許可者,仍應依法從事,進一步調查,以確 定可開發地帶之確實位置與界線。 1.1 山坡地管理辦法之沿革 因地形、地質、土壤等因素,山坡地之開發利用必須尊重自然條件之限制, 否則極易發生土壤沖蝕、崩塌、土石流、積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