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 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 国家派干部进入企业内部,同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 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 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对合营企业进行清产核资,定股定息,国家委派人员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统一调配企业的人、财、物,生产资料为国家所有。 代价: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给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 基本上成为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企业 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改造资本家个人与消灭他们所属的资产阶级相结合,既避免了激烈的阶级对抗,减少了改造的阻力,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1956年1月 北京召开庆祝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大会,农民代表向毛泽东敬献喜报 二、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 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 认识上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原因: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认识偏差的主要表现: 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 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二、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 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之一 这表明,中国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基本上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在国民收入结构上,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这三种经济合计占国民收入的92.9%,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 第二,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及颁布施行,为各族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供了条件和保证,为逐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的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及社会生活其他领域基本确立.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的阶级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已经被清除出中国大陆; 官僚资产阶级已经在中国内地被消灭; 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民族资产阶级分子被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劳动人民从此摆脱了被剥削被奴役的地位,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及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 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的同时并举,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达到一定的程度: 1957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18%。 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5.5%提高到45%. 总之,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进一步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来解决这个矛盾,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理论依据之二 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先于发达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理论上 列宁批评 “庸俗生产力论” 毛泽东:“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 实践上 制度确立 推进工业化 经济文化落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水泵检验报告模板 .pdf VIP
- 土建交付安装中间验收交接表(若羌220kV送出线路123基塔).doc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方案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影响.pptx VIP
- 体育馆网架安装施工方案DOC.docx VIP
- 电工电子技术任务工单.pdf VIP
- 0200工会预算制度题库(预算定稿)170题.docx VIP
-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 二次函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docx
-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及法律法规》ch03 跨境电商选品策略.pptx VIP
- 2023年山东省农村信用社员工应知应会制度汇编由省联社组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