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报记吏部尚书唐临撰.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冥报记吏部尚书唐临撰

冥报记吏部尚书唐临撰 冥报记 吏部尚书唐临撰.txt鲜花往往不属于赏花的人,而属于牛粪。。。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空白人生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 贫穷和爱,越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冥报记 吏部尚书唐临撰.txt33学会宽容,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木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耐力,是一种不显山石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 No. 2082 冥报记卷上 吏部尚书唐临撰 夫含气有生。无不有识。有识而有行。随行善恶而受其报。如农夫之播植。随所植而收之。此盖物之常理。固无所可疑也。上智达其本源。知而无见。下愚闇其踪迹。迷而不返。皆绝言也。中品之人。未能自达。随缘动见。逐见生疑。疑见多端。各怀异执释典论其分别。凡有六十二见。邪倒于是乎生者也。临在中人之后。幸而寤其万一。比见众人不信因果者说见虽多。同谓善恶无报。无报之说。略有三种。一者自然。故无因果。唯当任欲待事而已。二者灭尽。言死而身灭。识无所住。身识都尽。谁受苦乐。以无受故。知无因果。三者无报。言见今人有修道德。贫贱则早死。或行凶恶。富贵灵长。以是事故。知无因果。临窃谓。儒书。论善恶之报甚多。近者报于当时。中者报于累年之外。远者。报于子孙之后。当时报者。若楚子吞蛭。痼疾皆愈。宋公不祷。妖星多退。[言*卓]齿凶逆。旋踵伏诛。赵高惑乱。俄而灭族之类。是也。累年报者。如魏颗嫁妾。终以济师。孙叔埋蛇。竟享多福。汉幽鸩如意。苍苟成灾。齐杀彭生。立豕而崇之类是也。子孙报者。若弗父恭于三命。广宣尼之道。邓训岁活千人。遗和熹之庆。陈平阴计。自知无后。栾黡忲侈。盈被其殃之类。是也。若乃虞舜以孝行登位。周文以仁贤受命。桀纣以残忍亡国。幽厉以淫纵祸终。三代功德。下祚长久。秦皇骄暴。及子而灭。若斯之比。触类寔繁。虽复大小有殊。亦皆善恶之验。但事法王道。理关天命。常谈之际。非所宜言。今之所录。盖直取其微细验。冀以发起同类。贻告子孙。征于人鬼之间。若斯而已也。释氏说教。无非因果。因即是作果。即是报。无一法而非因。无一因而不报。然其说报亦有三种。一者现报。于此身中。作善恶业。即于此身而受报者。皆名现报。二者生报。谓此身作业。不即受之。随业善恶。生于诸道。皆名生报。三者后报。谓过去身作善恶业。能得果报。应多身受。是以现在作业。未便受报。或次后后生受。或五生十生。方始受之。是皆名后报。于此三报。摄一切法。无所不尽。是今诸见复然大寤。然今俗士尚有惑之。多习因而忘果。疑耳而信目。是以闻说后报。则若存若亡。见有效验。则惊嗟信服。昔晋高士谢敷。宋尚书令傅高。太子中书舍人报演。齐司徒事中郎陆果。或一时令望。或当代名家。并录观世音应验记。及齐竟陵王萧子良作宣验记。王琰作冥祥记。皆所以征明善恶。劝戒将来。实使闻者深心感寤。临既慕其风旨。亦思以劝人。辄录所闻。集为此记。仍具陈所受。及闻见由缘。言不饰文。事专扬确。庶后人见者。能留意焉 随京师大德沙门。释信行。本相州法藏寺僧。初其母无子。久以为忧。有沙门过之。劝念观世音菩萨。母日夜祈念。顷之有娠。生信行。幼而聪慧。博学经论。识达过人。以为佛所说经。务于济度。或随根性。指人示道。或逐时宜。因事判法。今去圣久远。根时久异。若以下人修行上法。法不当根。容能错倒。乃钞集经论。参验人法所当学者。为三十六卷。名曰人集录。开皇初。左仆射齐公。闻其盛名。奏文帝。征诣京师。住公所造真寂寺。信行又据经律。录出三阶法四卷。其大旨。劝人普敬。认恶本。观佛性。当病授药。顿教一乘。自天 下。勇猛精进之士。皆宗之。信行尝头陀乞食。六时礼拜。劳力定心。空形实智而已。每坐禅说法。常见青衣童子四人。持花立侍。尝与徒众。在堂中坐禅。众人忽闻奇香。光照堂内。相共怪异。咨问信行。信行令问弟子僧邕惠如。邕曰。向见化佛从空中来。至禅师前。摩顶授记。如云亦摩邕顶授记。余状与邕说同。后邕典其徒众。隐太白山。一旦谓众僧曰。当与师等还京。众敬邕皆从之。即下山。夜宿武功。未明便发。谓众曰。师等努力。今暝必须入城。日没至漕上。闻鼓音叹曰。城门闭矣。遂宿于逆旅。至昏时。悲泣曰。无所及矣。众问其故不答。明早入城。至真寂寺。而信行昨夜昏时气绝。寺僧怪问邕来。答曰。在山遥见多人持香花幡盖。从西来入开远门。向真寂寺。邕疑禅师欲去。故来也。昨夜昏时。见禅师导从西去。顾与邕别。故知不及也。初京城诸师。有疑信行法者。至是相与议。据付法藏经。若人通身。过去闻正法故。于是。共观信行头骨。两耳正通。乃皆惭悔信服。初信行。徒众居京城五寺。后虽侵广。今犹号五禅师(老僧。及临舅说云尔) 京城真寂寺沙门慧如。少精勤苦行。师事信行。信行亡后。奉遵其法。隋大业中。因坐禅修定。遂七日不动。众皆叹异之。以为入三昧也。既而慧如开目。涕泣交流。僧众怪问之。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