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京新桥火车站 经济 1876年建的一所日本新式小学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提出“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校。 明治维新时期学校教学情景 1、资本主义国家 (1)法国: (2)美国: (3)日本:明治维新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承认土地私有,“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文明开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 (4)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重视社会福利制度。 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 “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 日本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2.7% 18.4% 13.7% 20.6% 苏联的这几位领导人实行过哪些政策或措施,对民生产生过哪些影响? 1、资本主义国家 2、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 ①列宁:“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促进经济恢复。 ②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长期落后。 ③赫鲁晓夫改革:以农业为重点,一定程度冲击斯大林模式。 ④勃列日涅夫改革:注重重工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⑤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但没放弃传统做法,导致苏联解体。 四、关注民生——近现代西方国家落实民生问题的事例 1、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各异 (1)奴隶社会: 表现:要求人身自由和生产生活资料。 影响: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立。 (2)封建社会: 表现:要求减租或获得土地。 影响:促使封建王朝更替;统治者调整政策, 出现盛世。 ( 3 )近代中国: 表现: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交织中如何生存和发展。 影响:各种方案的尝试,推动中国社会进步,思想解放和近代化。 (4)新中国成立后: 表现:如何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和人们需要的矛盾。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空前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五、规律和认识 1、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各异 2、资本主义社会民生问题及解决 (1)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 当时有损民生,长远看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和美国的西进运动等。) (2)在资本主义制度走向成熟和稳定之后: 民生一定程度得到改善。 五、规律和认识 五、规律和认识 1、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影响各异 2、资本主义社会民生问题及解决 3. 民生问题与科技革命关系 (1)第一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告别以人力、畜力为动力的时代。 (2)第二次工业革命: 电气化时代,科学发明便利生活,城市发展,民生极大改善。 (3)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化时代,生活发生巨大的变革,民生向更高层次发展和迈进。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 ――《贞观政要·君道》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中国古代明君贤人的治国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太宗是如何实践这一思想的?(6分) 真题演练:2009年天津文综 参考答案: 思想: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农本思想)。 实践: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慎用刑法。 材料三 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2)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最初的主张是什么?材料三中所提的“办法”与最初的主张有何主要变化?(2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2分) 主张:平均地权。变化:增加“节制资本”。 背景:第一次国共合作。 材料四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拔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前列腺癌常见其他治疗进展》习题答案.docx VIP
- 高一作文巧遇(2篇).docx VIP
- 人人峨嵋台地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性.pdf VIP
- 肺淋巴瘤的影像诊断最全PPT【45页】.pptx VIP
- 血液透析中空气栓塞应急预案.ppt VIP
- 材料力学(刘鸿文主编).pdf VIP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北京师大保定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月考数学试卷(9月份)(原卷全解析版).doc VIP
- Toshiba东芝软水机TS10-01 TS15-01 TS20-01用户手册.pdf
- 娄景书(娄景书).doc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新教材必修2单词默写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