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皮肤、真菌感染实用中药方剂
皮肤、真菌感染实用中药方剂一、皮肤真菌感染实用中药方剂
一般的外用药物如益康唑、联苯苄唑、酮康唑、克霉唑、环吡酮胺和布替萘芬等,给予足疗(1~4周),治愈率在90%以上。若反复发作或泛发者,可结合口服药物,其有效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口服氟康唑每次100~200mg/d,连用3~7天不等,并结合局部碱性溶液冲洗(3%碳酸氢钠)。如较新一代而且效果较好的5%那他霉素和奈替芬滴眼液,常用口服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如病情严重还可静脉点滴两性霉素B等。39.白芷、硫磺各等份。将白芷放在铁锅内,用文火炒成黄色,加入硫磺,混合炒,待硫磺遇热起火后,洒水熄灭3次然后起晒干,研为细末待用。患部用肥皂水或过锰酸钾水洗净擦干,将药物用香油调成糊状,搽于患部,不漏皮肤,每日1次,治疗头癣。(白芷:外用抑制细菌和真菌。硫磺:杀虫治疥癣。) 苦楝子,炒焦研末,猪抽或凡士林调膏外搽。(苦楝子:杀虫疗癣。) 1.明矾粉15g,松香粉30g,生猪油50g,捣烂成膏外搽。(明矾:收敛止痒。松香:燥湿杀虫治疥癣。) 2.木芙蓉根皮,研细末,麻油调糊状,外敷。(木美蓉根皮:凉血解毒、消肿排脓[1];青松毛,亦名青松、松针:祛风消肿[3]。清明柳:利尿消肿。) 3.鲜羊蹄根,嫩柳叶,食盐,捣烂外敷。(羊蹄根又名土大黄根:消炎抗菌疗疥癣。嫩柳叶:利水消肿。食盐:消毒渗透作用。) 4.野菊花,尤葵各60g,煎水洗头,每日2次。(野菊花: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龙葵:疗皮肤湿疹、痈肿等作用。) 5.紫皮大蒜,去皮捣烂,加凡士林适量捣如泥,外敷,日1次。(大蒜:辛温,解毒杀虫,外用治癣)。 6.老丝瓜皮30g,柳树叶30g,生姜9g,花椒6g,浓煎成膏,外搽。(老丝瓜皮:作用不详,丝瓜叶外用治天疱疮、顽癣。直接接触皮肤,可使皮肤充血发红,疗顽癣。柳叶:利尿消肿。生姜:发散风寒,外用刺激皮肤,增强血液循环,在试管内有灭滴虫、抑真菌的作用,故用以治癣。) 7.羊蹄根(适量),用石灰水浸24小时,掏出,用醋磨汁,涂患部。(羊蹄根作用见第43方。) 8.蜂房1个,蜈蚣2条,明矾适量,将明矾块填人蜂房孔中,连同蜈蚣置瓦上烤焦,共研细末,麻油调敷。(蜂房:祛风止痛,消肿疗癣;蜈蚣、明矾:有抗真菌、抗结核菌作用,同时是祛风、解痉、解毒与燥湿、收敛、止痒之品。) 9.藿香30g,黄精、大黄、明矾各12g,米醋500ml,浸泡5~7天后滤出液外涂,或将手足癣肢浸泡酒中,一天积累在4小时以上。(藿香:抗癣作用强。黄精:抑制真菌。大黄、明矾:抑制细菌和真菌。醋:消肿。) 10.鲜侧柏叶250g,米醋(或150%的白酒)泡药液浸患肢(法同上)。(侧柏叶:治秃。米醋和白酒:抗菌消肿。) 11.土槿皮9g,柳酸2.5g,甘油2.5ml,纯酒清30ml,先泡土槿皮7天,去渣,再用酒精溶解柳酸后兑入,最后加甘油而成。外搽。注:指(趾)间糜烂时,先用滑石粉或五倍子粉、或海螺蛸粉撒布干燥后,再涂士槿皮酊。(土槿皮:抑制真菌而疗癣。柳酸:去腐,抗真菌、疗癣。甘油:脱水润滑剂。酒精:防腐消毒剂。) 12.一支黄花60~120g,煎取浓汁,浸指(趾)半小时/每日。(一支黄花:清热解毒、抑制癣菌。) 13.生半夏,用醋磨汁外用,日3次。(生半夏:外用消痈肿。) 14.五倍子、枯矾各10g,共为细末,睡前洗脚擦干,撒布穿袜,每2天上药1天。(五倍子、枯矾:收敛、止血、杀真菌。) 15.土槿皮20g,斑蝥l5g,雄黄12g,陈醋250ml,浸7天后,外搽。此药水名:“癣药水”。(土槿皮:抑制真菌而疗癣。斑蝥:含斑蝥索、抑真菌、治疥癣恶疮,有毒,接触皮肤起泡。雄黄:解毒、杀虫、疗疥癣。陈醋:外用消毒消肿。) 16.生百部10g,高良姜10g,艾根10g,葱头5个。水煎液,泡手足,每天3~4次。(生百部:杀虫抑制真菌。高良姜:抑菌止痛。艾根:作用不详。艾叶:散寒止痛。葱头:对皮肤癣菌有抑制作用。) 17.决明子(适量),75%酒清浸泡7天,滤汁外搽患部。(决明子:有抑制真菌、治疗癣疮的作用。) 18.白风仙花,捣烂、涂趾(指)部包扎。(白凤仙花:外治鹅掌风,即手癣。) 19.谷树浆,用刀割开谷树皮,取浆搽患部。(粹树又名楮树:其浆治疗顽癣及虫咬[1]。) 20.鲜蒟蒻,同米醋浸汁,搽患处,切不可内服!(蒟蒻又名蛇六谷、摩芋:有毒。外敷治疖疮、流火等[1]。) 21.生大蒜,捣烂如泥。敷患部约0.3cm厚,包扎好。日1次,连用7天。(生大蒜:是中草药抗真菌的佳品,不论浅部真菌或深部真菌均治。) 22.鲜鸡眼草、鲜木槿叶、鲜辣蓼各l00g,煎水洗患部,每日1次,连用7天。(鸡眼草又名蚂蚁草、白斑九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土槿叶:抑制真菌而疗癣疮。辣蓼:抑制真菌而疗顽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