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电子技术中的场与波”课程实验报告微波实验学号??姓名??同组同学 ?实验地点 电工电子中心502日期??2015.12.31成绩 ???????????实验1微波频率与波长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选频放大器、功率指示计、信号发生器以及测试框架。2.掌握基本的测量频率和波导波长的方法。3.利用3cm波导测试系统,使用吸收式频率计作频率测量电磁波频率;使用测量线来测量波长和频率。二、实验仪器及设备YS1123标准信号发生器,GX2C-1功率计,YS3892选频放大器,BD20A三厘米波导系统,TC26A三厘米波导测量线,TS7三厘米波导精密衰减器。图1三、实验原理3.1测量信号源频率频率测量系统的实验连接图如图2。图2 频率测量系统系统中的PX16频率计为吸收式频率计。当传输线中相当一部分功率进入频率计谐振腔内,而另一部分从耦合元件处反射回去,在谐振时,腔中场很强,反射回去也强。使之频率计的输出在谐振时明显减小,如下图所示。图3也就是说,当频率计转动到输出幅度明显降低,在降低到最低的频率时,就是所测信号源的频率。3.2 测量波长和频率实验连接如图4所示,图4 测量波长和频率实验连接图输出的波形如图5所示,由此可知,需知晓驻波最小点D1、D2的位置,两个最小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半个导波长。导波长。图5 波形图通过测量出的波导波长,也就可计算出频率和波长,如下式。波导波长和频率与波长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6。图6波导由频率换算到波长四、实验内容4.1测量信号源频率1.打开信号源选择模式为内方波,方波重复频率为1000Hz。2.将吸收式频率计旋离10GHz大约到9GHz或者11GHz左右(以备在之后调节方便),然后开始调节E、H阻抗调配器的两个旋钮,直到达到匹配为行波状态即选频器的示数达到最大即可。3.保持调节好的E、H阻抗调配器不变,然后选择合适的选频器放大倍数,慢慢旋转频率计,当输出幅度明显降低直到降到最低时,为电压示数最小即为所测信号源的频率。4.最后读出频率计的示数,即读出两条红线与竖直红线相交的平行两红线之间的示数。4.2测量波长与频率(2种方法)1.打开信号源选择模式为内方波,方波重复频率为1000Hz,并且将选频放大器调至合适放大倍数,不能满偏。2.方法一:缓慢移动测量线探针直接找到两个相邻的最小点的位置,记下标尺读数与即可求得波导波长。方法二:缓慢旋转可变短路器同样直接找到两个相邻的最小点的位置,记下标尺读数与即可求得波导波长。3.测得相邻最小点的位置,那么相邻两个最小点的距离即为半个波导波长,因此:根据公式计算实验结果。五、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5.1 测量信号源频率实验测得的被测信号源的频率为9.975GHz,可以看出与10GHz理论值很接近。5.2 测量波长与频率方法一:d1=119.1mm,d2=125.4mm,d3=140.2mm,d4=144.5mm方法二:六、结果讨论测得信号频率为10GHz左右,那么根据可以求得的值为30mm,利用下式:其中a取22.86mm,求得理论值为39.735mm,与我们利用两种方法测得的结果相比较可以看到,方法一的误差为误差为1.17%,而方法二的误差为1.69%,结果都相对较准确。但同时,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方法二即利用可变短路器测量的结果精确度更高,精确到0.001mm,而方法一利用测量线测量的结果只精确到0.1mm。误差可能是在测量信号源频率时就产生的,另外在旋转可变短路器时由于来回旋转产生机械旋转误差。实验2电压驻波比与相位常数测量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驻波导测量系统,熟悉基本微波原件的作用;2.掌握驻波测量线的正确使用方法;3.掌握中电压驻波系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二、实验仪器及设备YS1123标准信号发生器,YS3892选频放大器,BD20A三厘米波导系统,TC26A三厘米波导测量线,TS7三厘米波导精密衰减器。具体实验系统如下图所示:图1 驻波比测量实验图三、实验原理3.1测量电压驻波比电压驻波系数是驻波测量中的一个重要参量。对于中驻波比(1.5S5)的情况,此时,只须测一个驻波波腹和一个驻波波节,即直接读出Imax,Imin其中,我们取1。经过计算可得S。3.2测量相位常数传播常数的定义是,其中为相位常数。在矩形波导中。因此,我们可以采取与实验一相同的可变短路法进行测量即可。四、实验内容可根据实验一的结果直接求得相位常数,实验二中只需测量中驻波比。1.正确连接实验系统,打开信号源,调节输出电平和频率,方波内调制、重复频率1000Hz左右。调节E、H阻抗调配器,使输出功率最大。2.将电阻片夹在测量线与可变开路器之间,大概覆盖一半的矩形径口即可,然后固定好装置。3.缓慢调节测量线上探针的位置,找到选频器的最大值Vmax与最小值Vmin,即为驻波最大值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课件:第五章 自由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pdf VIP
- 第二课 美的本质和特征课件 --中职技校《美育》第四版.pptx VIP
- 二 1~6的表内除法(单元教学设计)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2025版.pdf
- 2025春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docx
- 美育——美即生活-1.1美的起源和发展-教案.doc VIP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光》大单元教学设计.pdf VIP
- 2025年最新交通局辅警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docx VIP
- 全国地图-县级.pptx VIP
- 《规划与自然资源语料库建设导则》.docx VIP
- 幕墙工程幕墙施工专项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