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作物栽培学小麦栽培5-6
有效叶面积率的概念及指标 孕穗期有效分蘖的叶面积占总叶面积的比率称为有效叶面积率。 理论上小麦孕穗后有效叶面积率可达到100%。但在高产栽培试验中,还存在一部分无效分蘖,它的多少对粒叶比带来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效叶面积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适宜的LAI条件下有效叶面积率达90~95%,可实现亩产500kg产量。 1、基本苗数 每亩基本苗数是 群体发展的起点,它随生态、生产条件、品种特性、产量水平、播种期和栽培方式而改变。 小麦的单株分蘖数和成穗数随基本苗的增加而降低,穗部性状也随基本苗的增多而变劣。在穗数相同的情况下以基本苗少的穗型较大的产量高。 高产栽培应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合理减少基本苗数,使个体发育健壮。 合理基本苗的确定方法 2、叶面积指数(LAI) 最大叶面积指数出现在孕穗期 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应在适宜的范围内。半冬性小麦亩产500kg小麦的叶面积动态:越冬期1.5~2,返青期2~2.5,拔节期4~4.5,孕穗期7左右,灌浆期3~4。 春性小麦亩产400kg小麦的叶面积动态:越冬期1~1.5,返青期2~2.5,拔节期3.5~4,孕穗期6~6.5左右,灌浆期3~4。 如淮南11叶品种(扬麦158、扬麦9号、宁麦9号等)亩产400kg需28~30万穗。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为5叶期,群体总茎蘖数达30万左右。有效分蘖临界(终止)叶龄期为拔节前3个叶位、即6叶期(8叶拔节,从6叶开始历经6、7、8三个出叶周期,到拔节时可有3张叶),茎蘖数达40~45万穗;拔节时达60~70万穗。 半冬性13叶品种(徐州24、25、26,淮麦17、18,济南17、陕229等)亩产500kg需45~50万穗。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为7叶期,群体总茎蘖数达45~50万左右。有效分蘖临界(终止)叶龄期为8叶期,茎蘖数达60~70万穗;拔节时达100万左右 最佳播期的确定 ——以播种至越冬形成壮苗为原则 ——冬前壮苗的 标准:春性品种5-6叶,3-5个分蘖,2-3条次生根;半冬性品种6-7叶,5-7个分蘖,3-5条次生根 ——春性品种冬前需500~550度积温,半冬性品种需650~700度积温 ——根据当地温度条件确定最优播期(越冬始期向前推算) 二、基本庙的确定 确定原则 满足高产所需的适宜穗数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基本苗,压缩群体起点,提高分蘖穗的比例;稳定叶面积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在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增加结实粒数 ——提高群体中分蘖穗的比例,提高3穗株、4穗株的比例,降低1、2穗株的比例可提高产量 ——确保在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按时够苗(达预期穗数) ——协调源库关系,提高抽穗后群体干物质生产 方法 合理基本苗(X)=每亩适宜穗数(Y)/单株可靠成穗数(ES) ——单株可靠成穗数根据品种有效分蘖可靠叶龄期应有的理论茎蘖数(R)和茎蘖的实际发生率(r)计算,即 ES=R?r 如:11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有效分蘖可可叶龄期为=11-5-4+3=5;按叶蘖同伸规律,5叶时单株理论茎蘖数(R)为3个。 如:13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有效分蘖可可叶龄期为=13-5-5+3=6;按叶蘖同伸规律,6叶时单株理论茎蘖数(R)为5个。 ——实际发生率(r)因品种、肥水、密度和播种质量有关,高产条件下一般为80%~90% ——每亩适宜穗数可根据各地的产量水平确定。 例:11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合理基本苗=30万/3?0.8=12.5万 13叶5个伸长节间品种合理基本苗=40万/5?0.8=10万 三、小麦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技术 1、需肥量 每100kg小麦籽粒的吸氮量变动在2.5~3.0kg之间,平均2.9kg 每100kg小麦籽粒的吸磷量变动在1.0~1.5kg之间 每100kg小麦籽粒的吸钾量变动在2.~4kg之间,平均3kg 三者比例约为3:1:3 2、需肥动态 高产小麦一生中有两个吸氮高峰, 一为冬前分蘖期至越冬始期,占总吸肥量的15%~20%,吸氮强度为30~55mg/g干重?日。 二是拔节至孕穗期,占总吸氮量36%~44%,吸氮强度为20 mg/g干重?日。 此为施足基肥和拔节孕穗肥的理论依据。 3、施肥量的确定 目标产量施肥量=(目标产量?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当季养分供应量/肥料养分含量?肥料当季利用率 ——目标产量需肥量,一般以100kg籽粒需氮2.9kg计算 ——土壤当季供应量以空白产量进行估算 ——肥料利用率以施肥和不施肥(空白)处理进行估算 肥料利用率=施肥区作物吸肥量-空白区作物吸肥量/施如肥料的总量?100%。由此可以下式计算施肥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