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高线(课件)资料

第一单元 地球与地图 第二节 地图 第二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各种常见等高线地形图的地形特征; 2.学会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各种地形名称; 3.能够应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将等高线地形图与实际地表形态对比观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2.通过判读和绘制地形剖面图,学会地形剖面图判读和绘制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养成积极探索大自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认识常见等高线地形图 认识常见等高线地形图 【练一练】 达标练习 达标练习 课堂小结 作 业 一、完成学案上的“课下作业”; 二、预习下一节内容。 * 《区域地理》 沙盘军事地形图 《亮 剑》剧照 等高线军事地形图 学习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 1500米 500米 2000米 某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某点到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即绝对高度 甲 乙 海平面 【知识储备】 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称作等高线。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相对高度称作等高距。 海平面以下,深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 -250米 -500米 丙 山 等高面 等高线 等高线地形图:是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投影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动手做】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在下图中描绘出100m、150m和200m等高线 单位: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山顶 鞍部 山脊 山谷 从空中俯视燕山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我们应该怎样判断各种地形呢? 中间高, 四周低 中间低, 四周高 山峰 山峰 鞍部 判断法则:“高低,低高”法则 等高线向高值凸出 地势相对两侧较低 等高线向低值凸出地势相对两侧较高 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处 P M 等高线 ; 坡陡的地方 坡缓的地方 等高线 ; 密集 稀疏 M M CA沿线,坡度上陡下缓,故从C点能看到A点,AC坡为 凹坡; CB沿线,坡度上缓下陡,故从C点不能看到B点,BC坡为 凸坡。 C A B 【案情在线】  某公安局获悉,一伙犯罪分子将驾车潜逃,可能途经图示地区A、B两区域。侦察员奉命前往图示地区蹲点守候,他选择在小山顶处的C点隐蔽监视A、B两地,你认为他的选择合适吗? 我们身上“现成”的地形图 在生活中学习,其乐无穷 【动手做】 在下图中标出山顶、鞍部、陡崖、山谷线和山脊线。 山顶 鞍部 陡崖 山顶 等高线特征 地表起伏程度 海拔 高度 平原 盆地 丘陵 山地 高原 中间疏四周密 密集 稀疏 中间疏四周密 稀疏平直 超过500m 超过500m 200-500m 0-200m 高原面起伏不大,边缘陡峭 地形起伏较大 坡度较缓 四周高 中间低 平坦广阔 五大基本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平原 盆地 高原 山地 丘陵 无特定海拔范围 深海底部狭长的洼地 海沟 深海底部狭长的高地 海岭 大洋底部较平缓的部分,等深线较稀疏 洋盆 大洋 底部 大陆架外缘的陡坡,等深线较密集 大陆坡 大陆向海洋的部分,等深线一般不超过200米 大陆架 特 点 海底地形 等深线与海底地形的关系 大陆架 大陆坡 洋盆 下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某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脊②山谷③鞍部④山顶 B.①山谷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 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D.①山脊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 B 三、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1)计算A、B两点的相对高度: H=900m-750m=150m (2)计算C、D两点的相对高度: C点海拔高度(700m,750m) D点海拔高度(900m,950m) 相对高度(250m,150m) E 若其值与低值相同, 则线内数值比低值低; 若其值与高值相同, 则线内数值比高值高 ——即“高高,低低”法则。 2. 闭合等高线图的判读: 20m<A<25m 10m<B<15m 【想一想】 结合这两幅图中的剖面图,你能说出A、B两点的海拔高度的范围吗?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等高线地形图与河流 山脊常形成分水岭 山谷常有河流发育 【想一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有什么关系? 300 400 500 500 400 300 山脊 山谷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