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概论》讲的课提纲1
《临床医学概论》讲课提纲
讲授:丁选胜
一、传染病学
㈠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简介
[颁布及修订时间] :1989 年2 月21 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2004 年8 月28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本法自2004 年12
月1 日起施行。
[分类] :全文共九章八十条。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 种。
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2 种)。
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
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
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
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5 种)。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
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
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10 种)。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
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第四条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
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需要采
取本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报经国务院批准后
予以公布、实施。
㈡ 病毒性肝炎
1.基本概念
[定义]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是由嗜肝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种类及特点] 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即HA 、HB、HC、
HD 、HE、HF 、HG )型七种。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己、庚
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2.病因病机
尽管各型病毒对肝脏的影响及引起的肝炎症状相似,但不同肝炎的传染途径不同。病毒性肝
炎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主要取决于病原体。
[各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消化道传播(污染食物、水入口)、接触传播(接触已感染者及污染玩具)。
乙型肝炎:体液传播(母婴、性接触、输血、吸毒)、接触传播(与已感染者接触)。
丙型肝炎:体液传播(输血、注射)。
丁型肝炎:体液传播(母婴、性接触);与乙肝共存。
戍型肝炎:消化道传播(污染食物、水入口)。
庚型肝炎:体液传播(输血、接种、注射、针刺等)。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炎症细胞的浸润、肝细胞的变性坏死、枯否细胞的增生等。
3. 临床表现
3.1 主要潜伏期
甲型肝炎:2-6 周,平均4 周;
1
乙型肝炎:6 周-6 个月,平均8- 12 周;
丙型肝炎:2-20 周;
丁型肝炎:①与HBV 同时感染,平均6- 12 周;②与HBV 重叠感染,平均3-4 周;
戍型肝炎:10-60 天,平均30-40 天。
3.2 临床分型
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其临床表现相似,具体分型如下:
①急性肝炎:包括黄疸型和无黄疸型。
黄疸型可分3 期(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无黄疸型肝炎是一种轻型肝炎,发生率要高于黄疸型。因无黄疸而不易发现,所以极易造成
传染。
②慢性肝炎:指病程迁延6 个月以上者,多见于由HBV、HCV 和 HBV/HDV 感染后所致。
③重型肝炎:发生率0.2%-0.5% ,但病死率高。
A.急性重症肝炎
B.亚急性重症肝炎
C.慢性重症肝炎
④瘀胆型肝炎:主要表现为较长期(2-4 个月或更长)肝内梗阻性黄疸,与肝外梗阻性黄疸
不易鉴别。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必须依据流行病学资料、症状和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加以综合
分析而确定。
2 )鉴别诊断:肝炎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钩端螺旋体病;②胆囊炎及胆石症;③传染性
单核细胞增多症。
5.治疗
多数肝炎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常规措施包括休息、适当的饮食调整及努力控制传播等。
药物治疗:长期滥用药物可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恢复,应予注意。
中医中药:辨证施治。
西医西药:
急性期恶心呕吐明显、进食过少可静注葡萄糖、维生素 C 等。各期活动性肝炎可常服维生
素B 族、维生素C、肝泰乐、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