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题班会设计(青春无烟更靓丽)
天津市第四届中小学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区县 蓟 县 学校: 组别:
作者姓名 性别 班主任所任班级 德育干部所在岗位 班主任 班会题目 青春无烟更亮丽 具 体 方 案
一、活动时间:2014年4月8日 星期一下午第一节
二、活动地点:教室
三、参加人员:全体学生、班主任
四、活动目的:
1、通过本节主题班会课让同学们了解吸烟的危害。
2、让学生进一步反思自己平时的习惯,为了自己的健康,拒绝吸烟,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共创无烟世界。
3、在全班形成“拒绝吸烟—青春无烟更亮丽”的良好班级氛围。
五、活动形式: 座谈、讨论
六、活动过程:
第一部分? 引子
主持人:《青春无烟更亮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参加班会的各位领导、老师和来宾们。
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坏消息,听说有几位学生偷偷吸烟,瞧,老师正在查问呢。现在请大家观看小品《你吸烟了吗?》(表演者:董志远、王鑫月 )
班主任听说有四个学生吸烟,就分别找他们谈话。
老师:“你吸烟吗?”
学生A:“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说着老师递过薯条。
学生A自然地伸出两个指头……
老师:“吸烟吗?”
学生B:“不吸。”
“那吃根薯条吧。”
学生B小心地接过薯条,心中暗暗感激学生乙(幸好早有预备)。
老师:“不蘸点番茄酱吗?”
学生B一不留神将酱蘸多了,便开始往碗里弹……
老师:“吸烟吗?”
学生C:“不……吸……”(学生C吃完薯条已是汗流浃背,感觉如履薄冰)。
学生C:“谢谢……老师……没事的话我先回去了。”
老师:“你不给你同学带根吃吗?”
学生C:“谢谢老师。”说着把薯条放在耳朵上……
老师:“吸烟吗?”
学生D:“不吸” (总算把薯条安心放在口袋里……)
学生D转身想走,老师突然喊到:“校长来了!”
只见学生E慌忙把薯条从口袋里拿出来放到地上使劲地踩……
主持人:大家说,他们究竟有没有吸烟?让我来问问他们为什么要吸烟。
主持人采访这4位同学,为什么吸烟?原因:酷,有气派,好奇。投影照片,取自《上海教育》的《请勿如此扮酷》。学生(争相)
发言:吸烟究竟酷不酷?
第二部分 现状堪忧 心理复杂
主持人:青少年吸烟的现状究竟如何,下面请调查小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调查结果。
[朱娅欣同学发言]我们通过上网查询了解到:学生吸烟率为22.5%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对天津、山东、重庆、广东4个省市的200所中学的11957名13岁至15岁的中学生进行了青少年与烟草使用状况的调查,结果是:现在我国中学生初次吸烟的年龄是10.7岁,比六七十年代的调查结果早了2.3岁。中国20%以上的初中生尝试过吸烟,其中32.5%的男生和13%的女生尝试过吸烟,总吸烟率为22.5%,其中超过一半的学生说他们在1周内至少有1天会吸烟。
主持人: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吸烟情况这么严重呢?下面请另一调查小组作介绍。
[孙佳山同学发言]中山大学教育学院的张建奇副教授认为学生吸烟多为心理因素所致。一方面,当前未成年人接受信息面广,可塑性强,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影响,电视、电影等音像制品中出现主人公吸烟镜头的频率非常高,模仿心理使他们很容易将看到的影像作为平时行为的标准。另一方面,渴望独立、早日成熟的心态也使得孩子们以吸烟的方式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加之逆反心理的驱动使得在校生吸烟的比率不降反升。
[厉俊玲同学发言]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剖析
1、时髦心理:认为吸烟是一种时髦,不吸烟就会落伍,只有加入吸烟队伍,才能赶上“时代潮流”。
2、好奇心理:青少年好奇心强,许多事都想试一试,体验一下。见别人吞云吐雾,悠游自在样,自己也想体验一下“饭后吸支烟,赛过活神仙”的味道。
3、模仿心理:青少年模仿心理强,见影视剧中正面人物在思考问题、拟定作战计划、制定侦破方案时都在抽烟,自己在模仿抽烟时,心理上使自以为自己也是“英雄人物”。
4、社交心理:“烟酒不分家”、“烟酒铺路”的现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现在吸烟,是将来社会作准备”。
5、环境心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长期与吸烟者接触、交往,自己不吸,岂不“寒酸”?老是抽“伸手牌”香烟,岂不小气?只有自己也吸烟,才能体现出彼此“有数”、“有交情”,才能获得对方信任,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是,你来我往,学会了吸烟。
6、反抗心理:青少年自我意识强,又处于反抗时期,对家长、老师的训斥不敢当面顶撞,心理抵触无处发泄,情绪委曲无处发泄,便用吸烟来作为一种抗拒手段。
7、将烟作为“工具”:有青少年认为两手空空没事,就吸支烟解无聊,手指夹支烟,感到时髦,有男子汉的气派、风度。上厕所吸烟,是为解“臭气”。考试前吸烟,是借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