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跨6股道架设钢梁施工技术
跨车站6股道架设钢箱梁施工技术
赵琳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61)
内容摘要:??跨整个站区架设钢梁,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安全风险大,要求对技术方案、防护方案必须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本文结合旅客进出站天桥跨滨洲线整个站区架设45m钢箱梁的成功实践,介绍了架梁的方法,着重阐述了架梁前的准备工作、架设技术以及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关 键 词:??跨铁路车站???架设???45m钢箱梁???施工技术 1、工程概况
宋站站内旅客天桥位于滨洲线宋站站内,用于宋站站内旅客通行。中心里程为BZK94+268.5,垂直于滨洲线。主梁为单跨45m钢箱梁,钢梁高5.6m,宽6.2m,总重约155吨,横跨滨洲线宋站一站台和三站台,跨越5道、3道、Ⅰ道、Ⅱ道、4道、6道共6股道。
2、方案选定
架设钢梁的关键在于运输钢梁通道施工方案,针对此通道进行了方案对比和论证,共选出以下两种方案:
2.1通过向哈尔滨铁路局申请,在6股道铺设平过道,平过道宽7.5米。此方案缺点是平过道申请手续复杂,申请时间长,需要对宋站6条线路全部铺设,需要天窗点多,对铁路运输资源浪费大,且造价高。
2.2通过与铁路局和工务段协商沟通,先利用Ⅲ级天窗点封锁到发线(3道、5道、4道、6道)铺设砂袋和枕木,紧接着利用封锁正线Ⅱ级天窗点铺设Ⅰ道、Ⅱ道的砂袋和枕木,形成运梁通道,待钢梁架设完毕后利用Ⅱ级天窗点将正线枕木和砂袋拆除,后利用Ⅲ级天窗点将到发线砂袋和枕木拆除。此方案时间短,合理利用了天窗资源,对铁路运输资源浪费较小,且造价低。
通过对以上两种方案比选,选用第二种方案。
施工准备
3.1现场调查
3.1.1提前对车站股道中心、站台墙距离及高差进行调查,利用调查数据计算出所用沙袋数量及枕木数量。
3.1.2联系设备管理单位,对施工范围内下埋、上跨光电缆进行调查,并按照设备管理单位要求设置好防护措施。
3.2吊车选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箱梁相关参数,对比各种型号吊车的参数,最终确定采用两台350T的汽车吊进行吊装,吊重安全系数在1.2以上。
3.3运梁通道所用材料准备
根据各股道标高差值算出钢轨顶需铺设砂袋数量2000袋,枕木500根。提前运至施工现场并加工完毕,分别存放于一站台与三站台。
3.4吊车平台填筑
3.4.1三站台侧吊车平台
由于三站台紧邻正在施工的客专路基,为了保证吊车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客专路基素混凝土基床先浇筑底部,保证高程与三站台高程一致,便于填筑吊车平台。
利用Ⅲ级天窗点封锁6道,将站台面和防护网拆除,采用2cm厚钢板铺设。
3.4.2一站台吊车平台
由于一站台已经投入使用,为了保证站台面砖的完好,在吊车及配重车进出通道采用2cm厚钢板铺设,吊车支腿底部铺设2cm钢板。
钢梁架设技术
结合现场情况钢梁在客专线侧拼装成型,钢梁架设利用对线路防护所形成的通道,运梁车通过通道运至待架地点后吊车吊装就位,其中350吨吊车2台,所有吊车均处于最大配重、支腿全伸、全方位作业状态。具体方案图如下:
4.1钢梁拼装位置:钢梁在客专线侧拼装,其方向垂直于既有滨洲线,待钢梁全部拼装完成后,采用吊车吊装至运梁车上,运梁车对应位置为防护钢轨位置。
4.2钢轨防护:钢轨防护位置位于桥位小里程侧(该桥小里程侧引梯墩柱暂未施工),离桥中心距离7m,宽7.5m;提前将枕木捆绑好,利用封锁点将两线间用砂袋填平,并将枕木运至两线间进行防护,其中6道铺设3层枕木、4道横向铺设2层枕木、Ⅱ道横向铺设1层枕木,能够保证从6道到Ⅱ道平顺;从Ⅰ道至5道铺设,形成缓坡。
钢轨防护纵断面图如下:
4.3吊车停放位置:2台350t吊车分别停放在6道、5道边站台上的桥墩后方,位于桥墩与线路防护位置之间,距离桥梁中心4m。
4.4吊点设置:在钢梁桁架顶梁上每端头设置4个吊环,吊环距离钢梁端头分别为0.5m、1.5m,吊环孔直径8cm,吊环采用2cm厚钢板制作,吊孔直径60cm,焊接与钢梁桁架顶部。
4.5钢梁架设方法:封锁点前将钢梁吊装至运梁车上,封锁点后利用对线路防护形成的通道将运梁车从6道侧逐步倒运至5道侧,待运梁车将钢梁运至待架地点后,采用两台吊车同时起吊吊装就位,吊装就位后及时将钢梁与支座进行焊接连接,确保钢梁稳定。
5、质量保证措施 5.1认真复核设计图纸,发现问题及时反映。 5.2严格按图纸、规范施工。 5.3测量资料和施工放样必须换手复核。 5.4做好技术交底。 5.5严格遵守质检程序,上道工序检查合格后,下道工序方可施工。 5.6架梁前必须复测桥跨、垫石标高和支座位置,发现误差要及时处理。 5.7必须保证梁位和支座安放的质量,禁止出现偏差。
5.8梁体架设前必须将内业资料收集、整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