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联想和法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原文出处】《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 【原刊期号】200103 【原刊页号】73~76 【分 类 号】B4 【分 类 名】心理学 【复印期号】200112 【 标 题】儿童法律概念的心理结构探究 【英文标题】Juvenile Concept of Law:A Study on the Psychostructure of Children in ChinaDAI Jian-lin,REN Jie,LU Hong(Institute of Social Psychology,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 510405,China) 【标题注释】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的研究内容之一 【 作 者】戴健林/任杰/路红 【作者简介】戴健林(1964- ),男,浙江仙居人,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心理学;广州大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 任杰(1973- ),女,河南南阳人,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律社会心理学;广州大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 路红(1969- )女,河南信阳人,广州大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所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心理学。广州大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405 【内容提要】本文对儿童法律概念的表征进行了初步探究。研究者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法律”一词为靶词,让小学生被试进行自由联想,然后将联想出的高频词(概念)作为分析单位,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法律概念在儿童心目中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表征的:(1)罪与罚;(2)司法机关和人员(含行为);(3)法律条规和品格。结果还发现,与成人相比,儿童对法律概念的表征无论是从维度还是从内容深度上都要单一、浅表和具体得多。 【英文摘要】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is a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w for Chinese children.According to the 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the wordlawwas presented as a stimulus which 100 primary school pupils were asked to use for association.Then 71 law-related words with frequency above 3% were collected as units of analysis.Based on the interrelation,a cluster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which revealed three facet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law concept:(1)crimes and punishments;(2)judicial organ and personnel;(3)regulations and character of law.Contrasted with those of adult,the dimension and the context depth of childrens cognition of law were much simplier,more superficial and specific. 【关 键 词】法律概念/概念的表征/自由联想/聚类分析/社会认知concept of law/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free association/cluster analysis/social cognition 【 正 文】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61(2001)03-0073-04 一 问题的提出 社会性概念的结构(或表征)是近年来西方社会认知研究领域的一类热点课题。国内心理学界近来也曾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注: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应的内容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公众的智力观(注:张厚粲、吴正:《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1994年第2期。)、公众的风险认知(注:谢晓非、徐联仓:《“风险”性质的探讨——一项联想测验》,《心理科学》,1995年第6期。)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过探索。但是,对“法律”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