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11-2020年)   2012年12月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   一、现状   二、形势   第二章? 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规划原则   三、规划目标   四、规划编制依据   第三章? 战略布局重点   一、区域布局重点   二、城乡布局重点   三、行业布局重点   第四章? 主要任务   一、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二、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能力   三、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四、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第五章? 重点建设工程   一、海西气象监测预警体系   二、省气象防灾中心项目   三、气象台站能力建设工程   四、多要素自动气象站网建设工程   五、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六、海峡气象防灾减灾科技能力建设工程   七、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网工程   八、海洋气象综合监测预警预报工程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法制化建设   三、健全综合防御机制   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五、强化队伍建设   六、完善经费投入机制   七、提高防御意识   八、加强国际合作和闽台交流   附件:福建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前  言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依山靠海、海岸线长、山区多、地形独特,兼受大陆与大洋气候相互影响,气象灾害种类多、出现范围广、活动 频率高,是全国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加频繁,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更加广泛。   防御气象灾害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编制和实施《福建省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2011-2020年)》,对于加快福建省各级气象防灾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改善投资环境,维护社会安定稳定,推动 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根据《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2009-2020年)》,由省气象局牵头组织编制。《规划》中所指的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雪、寒 潮、大风、低温、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冰冻、大雾、霾、沙尘等所造成的灾害,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衍生、次生灾害,包括城市、农业、林业、水 文、海洋、交通、地质、航空、电力等气象灾害。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由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 具体组织实施。   第一章? 现状和形势   一、现状   福建省历来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提高应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和减灾能力”的要 求,不断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着力建设气象灾害预警体系、河海堤防工程体系、水利工程除险保安体系、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渔港防灾减灾体系 等,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气象等有关部门依托福建沿海及台湾海峡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等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气象灾害预警体系,落实气象灾害防御 工作责任,做到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形成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抗灾工作机制,气象灾害防御效益更加显著,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减 灾增效、防灾维稳的防灾减灾理念日益坚定,科学防灾、综合减灾的防灾减灾思路不断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和防灾能力明显提升。   (一)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成布局合理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站网布局由陆地向海洋拓展,建设了一批区域气象观测站、海岛自 动站、渔排自动站和风能资源观测塔。开展了雷电、太阳辐射、大气水汽及电离层闪烁和电线积冰观测;增加了移动观测手段,建成移动天气雷达、移动探空雷达、 移动自动气象站和移动通信指挥平台。初步建立适应综合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分级保障业务体制,明确了各级气象部门的职责分工和业务流程。开展省级维修中心、 市级保障中心、气象计量检定平台、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保障分中心建设。建成集地面宽带网、无线备份通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气象信息网络,实 现与中国气象局及上海、广州气象区域中心网络的互联互通;初步建立省、市、县三级专网,建成气象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共享系统。建成省、市及部分县 (市、区)气象远程视频天气会商系统。   (二)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能力日渐增强。建立比较完整的基于数值预报模式的天气业务系统,开展精细化预报,气象预测预报服务能力、突发事件应急气 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开展气候环境评价和气候变化研究,初步形成省、市、县三级农业气象服务体系,能通过电视、电台、手机、网站、电话、电子显示屏等途 径将气象信息传送至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发布气象灾害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