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昨日的世界有感.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昨日的世界有感

回忆放在心头 ——读《昨日的世界》有感 《昨日的世界》是他在生命终点前写的一本回忆录,也更可以说是一份自述, 对于过去社会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成为了这位杰出的作家一生的绝 唱。这是一本文学之书。很难想象一本平实的回忆录也能写得如此高潮迭起。由 纯真求学时光,至偏居南美的绝望时刻;由风流少年在思想上的砥砺激荡,到最 终伤别欧陆徒叹奈何的感伤;笔之所及,无不令人荡气回肠。茨威格“人类历史 上最好的传记作家”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难得的是,放眼于一部自传之外,这本书更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亦或是 茨威格生平经历的一种延伸——他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的 洗礼,并在战争中焦急地离去。怀着绝望的心情去回忆,茨威格用他敏锐的触角 摸索到了一个欧洲人哀伤的心迹。然而一个人的历史就算悲怆,比起整个世界的 绝望,又会流露出几倍的忧伤呢。 这本书的开篇是如此美丽:科技进步、文化昌盛、秩序井然,“谁也不会相 信有战争、革命和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切激烈的暴力行动在一个理性的时代看起 来已不可能。我们陶醉在和平保守的音乐之都,在剧院、博物馆、大学,在飘着 音乐和花香的林荫道……生活是那么曼妙、那么从容不迫、那么富足安稳。” 歌德在与艾克曼谈到一个年轻的法国文学家时曾说道:“请设想一下巴黎, 这样一座城市:一个大国最杰出的人才都聚集在这个地方,在每天的交往、斗争 和竞赛里,互相切磋,彼此提高。世界上自然和艺术各个领域里的精华都成天在 那里供人公开观赏;请设想一下,这样一座世界大城市:一百年来经过莫里哀、 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努力,已经有那么多聪明智慧传播在巴黎城里,在世界上 简直找不到可以和它匹敌的地方;这样一想您就会明白,像昂贝尔这样的人才, 在这样充满聪明智慧的环境里成长起来,二十四岁的年纪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维也纳也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但其实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当时正好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重 要时期,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拼命掠夺世界领土,亚非拉和大洋洲悉数被纳入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网络之中,所以茨威格先生笔下的“太平”实际上是虚幻的,是强 者赋予的。既然可以赋予,就可以随时收回。大师在后面以追悔的心情反思道: “我们共同的理想主义,我们进步中必然产生的那种乐观主义,使得我们低估和 忽视了我们共同的危险”,其实先生可以不必如此自责的。思想的作用、道义的 力量、文明的影响固然不能忽视,但是比它们更强大的,有时候就是一个名叫“利 益”的魔鬼。 在序言里,茨威格有过叹息:他“曾亲眼目睹各种群众性思潮的产生和蔓延, 尤其是那不可救药的瘟疫”。作为一个有着广泛国际交游的人,一位热情洋溢的 欧洲主义者、一位要做“世界公民”的人,茨威格对民族主义下这样的评价不难 理解。也难怪他看着朋友们一夜之间都成了狂热的爱国者,而徒唤奈何。“那种 可怕的、使千百万人忘乎所以的情绪,霎时间为我们那个时代最大的犯罪行为起 了推波助澜、如虎添翼的作用。”——雄伟壮丽的事物下面往往隐藏着一些人的 贪婪,别忘了,我们这片土地也曾经遭受过这样的灾难。 民族主义的是与非从来就是个众说纷纭的论题。当一战的描述开始时,我马 上被传染了强烈的情绪:面对庞大的非理性历史旋涡时,作家作为个人,与其他 个人一样,是多么微小无力。但明知微小却为了理性奋力呐喊,这种精神又多么 强大。 关于自由,茨威格着墨不多,一次是在描写战前的文人,一次是在写罗曼罗 兰拒绝列宁的时候:“人应该怎样保持自由,即使违背全世界的意愿也要忠于自 己的信念。”我觉得茨威格先生所要真正呼唤的应该就是这种自由吧。这种自由 让人没有恐惧和勉强,也不会让人拼命向外界求取安全感。就像是前面描绘的“太 平盛世”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自由而变得迷人。正如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记 述的,西南联大里既无阅读或政治的禁忌,也无意识形态的干预,这种自由的风 气形成了学生心智成长的沃土,加上师友间的启发、交会,使得当时的西南联大 群星烁烁。 这种自由我想应该由一种东西来保障,或许就是雷颐先生在序言里提到的 “秩序”,这种秩序高于权利和自由,这种秩序不会为部分人撼动,这种秩序严 正透明,这种秩序才能保障大多数人的权利和自由。 而回忆欧洲文化名人,是这本书重要的组成部分。茨威格带着小说家的浪漫、 带着对美好往事的眷恋描述着他们:年轻时遇到的天才诗人霍夫曼斯塔尔,和他 一起反战的罗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