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儒家人文精神》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6. 朝鮮儒者的迴響: 丁茶山(1762-1836)在 「互為主體性」中 釋「仁」 1. 朝鮮儒學的發展史應被視為朝鮮建立文化 與思想之主體性及其開展之過程 2. 朝鮮儒學是中國儒學與日本儒學發展的中介平臺,發揮重要的橋樑的作用。 6:1 朝鮮時代(1392-1910)儒學思想的特質  1. 茶山學融合在他之前的東亞儒者的學問(尤其是朱子學),與來自西方的天主教有所接觸,並開創儒學思想的新方向。在東亞儒學史上扮演融舊鑄新、承先啟後的角色。 6:2 朝鮮時代(1392-1910)儒學思想的特質 丁茶山(1762-1836)  2. 「仁」的新詮釋與互為主體性: 集注曰:仁者,本心之全德。案,仁者,人也,二人為仁,父子而盡其分則仁也,君臣而盡其分則仁也,夫婦而盡其分則仁也,仁之名必生於二人之間,近而五教,遠而至於天下萬姓,凡人與人盡其分,斯謂之仁,故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仁字訓詁,本宜如是﹝……﹞。 6:2 朝鮮時代(1392-1910)儒學思想的特質 孝與仁(丁茶山)  1. 實學精神:茶山思想世界中的實學精神,在21世紀全球化時代中,具有嶄新的啟示。 「仁義禮智之名,成於行事之後,故愛人而後謂之仁;愛人之先,仁之名未立也。善我而後謂之義。善我之先,義之名未立也。賓主拜揖而後禮之名立焉。事物辨明而後智之名立焉。」   ★ 「理」的先驗性?經驗性 6:3 茶山學與21世紀的新展望  2.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的重視 「夫既得東西南北之中,則無所往而非中國,烏覩所謂「東國」哉?夫既無所往而非中國,烏覩所謂「中國」哉?即所謂「中國」者,何以稱焉?有堯、舜、禹、湯之治之謂中國,有孔、顏、思、孟之學之謂中國。今所以謂「中國」者何存焉?若聖人之治,聖人之學,東國既得而移之矣,復何必求諸遠哉?」 6:3 茶山學與21世紀的新展望 7. 結論 1. 德川日本儒者對朱子〈仁說〉的新詮與批判,共同呈現十七世紀以後日本思想的實學之取向 2. 在解構朱子仁學的形上學基礎時,卻也失去了朱子學中生命的高度與厚度,使日本儒者缺乏中國宋明儒學中「大我之尋證」(用錢穆先生語)之超越的內涵。  7:1 德川日本儒者對朱子〈仁說〉的詮釋與解構 錢穆(1895-1990) 7:1 朝鮮丁茶山的「仁」學論述,以「互為主體性」為核心,深具21世紀的新啟示。 1. 自主性(autonomy) 不可互相化約性 (mutual irreversibity)? 汎愛眾而親仁 仁者愛人 天地以生物為心 氣一元論 理氣二元論 互為主體性 關鍵字 概念圖 伊藤東涯對朱子〈仁說〉的理論基礎,提出什麼質難?他的思想立場是什麼?您同意嗎?為什麼? 德川日本儒者對朱子〈仁說〉的批判言論之優點與缺點各如何?試申論之。 朝鮮儒者丁茶山的「仁」說在21世紀有何新啟示? 思考問題 朱子〈仁說〉 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為心者也。故語心之徳,雖其總攝貫通、無所不備,然一言以蔽之,則曰仁而已矣。請試詳之。 葢天地之心,其徳有四,曰元、亨、利、貞,而元無不綂;其運行焉,則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氣無所不通。故人之為心其徳亦有四,曰仁、義、禮、智,而仁無不包;其發用焉,則為愛、恭、宜、別之情,而惻隠之心無所不貫。故論天地之心者,則曰乾元、坤元,則四徳之體用不待悉數而足;論人心之妙者,則曰“仁,人心也”,則四徳之體用亦不待遍舉而該。 閱讀作業 葢仁之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發而此體已具,情之既發而其用不窮,誠能體而存之,則眾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此孔門之教所以必使學者汲汲於求仁也。其言有曰“克已複禮為仁”,言能克去已私,覆乎天理,則此心之體無不在,而此心之用無不行也。又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則亦所以存此心也。又曰“事親孝,事兄弟,及物恕”,則亦所以行此心也。又曰“求仁得仁”,則以讓國而逃、諫伐而餓為能不失乎此心也。又曰“殺身成仁”,則以欲甚於生、惡甚於死為能不害乎此心也。此心何心也?在天地則坱然生物之心,在人則溫然愛人利物之心,包四徳而貫四端者也。 閱讀作業 朱子〈仁說〉 或曰:若子之言,則程子所謂“愛,情;仁,性。不可以愛為仁”者,非與?曰:不然。程子之所訶,以愛之發而名仁者也;吾之所論,以愛之理而名仁者也。葢所謂情性者,雖其分域之不同,然其脈絡之通,各有攸屬者,則曷甞判然離絕而不相管哉。吾方病夫學者誦程子之言而不求其意,遂至於判然離愛而言仁,故特論此以發明其遺意,而子顧以為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